美文网首页
做“三底”特色教师

做“三底”特色教师

作者: 王锋民 | 来源:发表于2024-08-31 18:25 被阅读0次

       今天读到一篇文章,作者建议做“三底”特色教师,我觉得这一想法非常好。

       首先,守住职业底线。职业底线就是教师不得触碰的红线。比如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假如教师体罚或变相学生,就是对学生人格的侮辱,肆意践踏学生的尊严,切不可取!教师决不能把学生当作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有的教师为了自己的私利开设辅导班,有的教师会出现“吃拿卡要”现象让家长从心里就看不起。虽然这些只是个别教师的所作所为,但却伤害了教师群体的声誉,让其他教师无辜背锅。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坚守这样的底线:不误人子弟,尽量做到不伤害任何一位学生,创造便利条件,为学生健康发展助力,尽可能地让学生“自由”成长。

       其次,具有职业底色。这种底色就是教师给予学生的爱。高尔基就曾经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最高尚的情感,是教师无私奉献的爱。师爱是“超凡脱俗”的爱:这种爱没有血缘和亲情,没有私利与目的,然而这种爱却有一种巨大的力量。在一个具有师爱的教师的眼中,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每个孩子都会茁壮成长的。他的心里永远是向善的,对弱势学生具有怜悯心。他的理念中充满着“没有不好,只有不同”的教育期待,向着明亮那方前行,力量巨大且勇往直前,坚定目标,不畏惧险阻!

       最后,饱富职业底蕴。底蕴就是做有智慧的教师。有的教师教了一届又一届学生,总是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自我感觉还得心应手,殊不知学生不同,应该根据学情进行适当调整。有的教师从来不读书,却鼓励学生多读书,说出来的语言是干瘪的,起不了榜样引领作用。有的教师在日复一日的琐碎工作中疲于应付,出现“忙”、“盲”和“茫”情形,逐渐迷失自我。这些现象的出现其实都是教师“知识视野狭窄”的表现,不会巧干、不会创造性地干、不会智慧地干,导致教师出现职业倦怠。所以,要做一名有文化底蕴的教师,得多读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再把相关理论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做一名有智慧的明师,让学生因你的智慧喜欢上你的课,对你的课堂充满期待,你就是一个具有底蕴的教师。

       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年长教师,只要他具有“三底”特色,必定是一名教育弄潮儿,在享受着教育生活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和学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做“三底”特色教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vq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