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一帮叫做“儒生”的愤青,
对现状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
他们哀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他们对历朝历代的帝王指指点点
说你丫这样不对,那样也不对。
你看别人当帝王当得多好,
“其仁如天”,简直完美。
——那些完美的“别人家帝王”是谁?
他们说是夏商周“三代”以前的帝王。
尤其是五帝时代,多好啊。
一个个大公无私,
帝位都可以选贤任能,有德者居之。
——所谓的“禅让”。
三代也不错啊,周公制定了全套礼制。
三代之后,在儒生们眼里
只剩一个词:“礼崩乐坏”!
——我一贯对“别人家”的东西不感冒。
那些传说中:
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老公、别人家的老婆
在我眼里,都是幸福生活的障碍与仇人
都该五花大绑,枪毙两个小时以上才解恨。
所以对“别人家”的帝王
那些好到简直不像人类的人类
我很想在太阳里找一找黑子
以证明一个真理:
世上不存在“完美”
完美近于妖,必定有假!
带着如此阴暗的心态
我翻开了《史记·五帝本纪》
果然——
不用多费力气,就找到了打脸的证据。
儒家说五帝是“官天下”时代,即天下为公,帝位以禅让方式由贤能之士担任。但从《史记》的记载来看,从来就没有什么“官天下”。
所谓“五帝”指的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前五个是为“五帝”,因尧舜禹常被并提,故也把禹拉进来一并说说。《史记》里,禹被归入《夏本纪》)
据司马迁记载——
黄帝之后,颛顼继位
——颛顼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即黄帝的孙子。
颛顼之后,帝喾继位
——帝喾是黄帝长子玄嚣的孙子,即黄帝的曾孙。
帝喾之后,尧继位
——尧是帝喾的儿子
(尧之前,他的哥哥挚曾短暂位,但因“不善”,被尧取代)
尧之后,舜继位
——舜是黄帝的八世孙,次子昌意的七世孙。
舜之后,禹继位
——禹是黄帝次子昌意的曾孙,论起来还是舜的高祖辈。
他们的谱系是这样的:
——眼尖的人大约也觉得不对了吧?
不是公天下么?怎么都是一家子?
是的!
所谓“五帝”时代,
更确切的说,是“黄帝王朝”。
五帝之前的三皇时代,史无明载,不好妄下断论,但黄帝之后,便成了“家族天下”。天下共主只能出自“黄帝家族”。
>>>>
为什么我说“只能”?
因为假设真的天下为公,全民普选。我不信,漫长的时期内,最优秀的人仅仅出自黄帝家族。必定是,漫长的时期内,黄帝部落维持着最为强大的势力,其他部落根本无法染指“天下共主”的宝座。
而黄帝家族是黄帝部落的统治者,家族地位已然不可撼动,故而帝位只能出自他们家,其他非黄帝直系血统者,无论如何卓异,绝不可能夺取共主宝座。
也就是说,五帝时代,阶级分化已然形成,并且不可跨越。
吕思勉先生说,“这正和蒙古自成吉思汗以后的汗位一样。成吉思汗以后的大汗,也还是出自公举的。但这种公举,只能在成吉思汗后代子孙中产生。这是家族内部的民主,却是整个社会的专制。
当然,禹之后的夏朝,更进一步,把“家族天下”化为“家天下”,连家族内部的民主都没有了。
>>>>
“禅让”之谜
这个时代,还有一个美好的神话叫“禅让”。
儒家说这是纯粹出于公心,是“官天下”(即公天下)时代的美好例证。然而我们在《史记》里发现,从黄帝到帝喾并没有“禅让”一说。黄帝到颛顼到帝喾,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帝位相袭是根据什么机制,《史记》没有明说。但可能不是禅让,因为禅让一直被儒家视为高风亮节之举,倘若他们也禅让了,儒家的司马迁必定明载。那么禅让之美名,就不该仅仅由尧舜禹三人共享了。
那么尧舜禹三个人是否有禅让之实?
也值得怀疑!
有一部春秋战国时期的史书叫《竹书纪年》,便有这样的记载:“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即舜把尧关了起来,又不让尧和儿子丹朱相见。这显然与《史记》所载背道而驰。而《竹书纪年》的年代又远早于《史记》。
此外,荀子、韩非子等都有否认“禅让”存在的文字传世。唐朝著名史学家刘知几还曾作《疑古篇》,认为尧舜禹的所谓“禅让”,其实类似后世篡夺!
假如你愿意,我还可以举出很多质疑“禅让”存在的意见……换句话说,尧舜禹如此大公无私的禅让是否存在,其实争议巨大,未有定论。
——那个曾经被多少人歌颂过的时代,所谓公天下、禅让制看来并不可靠。
莫怪我又一次击碎了你的美好想象,
伤害了你纯洁的公举心。
我只想告诉你,不要厚古薄今
不是“别人家”的都是好的。
一切过于美好的事物,都很可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