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7分,吃完最后一块三杯鸡,收掉餐具,开始码今天的字。
昨天提交完文章,点开个人主页一看,不知不觉已经10w字了。只是一个数字而已,不能代表什么写作技能之类的进步。但是于我来说,大概是“耶,我坚持了这么多了耶!”
认识树丰老师,好像是因为在一个小群里说了一段关于习惯的话,被树丰老师看到于是加为好友。
去年9月份的,居然还能找到记录:
最近我也一直在思考关于坚持这件事,我也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毅力而且软弱的人,但是因为一个小小的坚持我发现我可以坚持一件事儿并慢慢变得自信(这是从手帐得来的)。但是我并不喜欢现在市面上特别流行的100天改变自我训练营,21天养成习惯打卡,逼迫自己去做一件人家说这样做可以提升自己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认真体会过自己的心意和目的的活动。因为我觉得坚持应该是一件愉悦的事儿。就好比手帐圈子里有过好几个自发的练字群,也是每天打卡,连着打卡21天,连着打卡100天,一天没打踢出去,然并卵。因为绝大多数人只是想找一个监督,能坚持到最后的已经寥寥无几,并且我敢保证打卡结束以后他们并没有养成一个习惯,而是丢掉了练字这件事情。原因在哪里,他们并不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其中的美妙,感受到练字带来的愉悦,他们只是想快速地写字好看,这样的坚持带来的是负能量的累积,戛然而止以后马上体会到停止这件事情的时候你的轻松和美妙,所以这必然会有反弹的一天。在比如李参老师说的,她参加一个活动30天每天写一篇博客,她做到了,但是这以后的三个月她一篇都没写,这就是负能量累积而成的爆发。坚持应该是一件愉悦的事情,你要坚持的这件事首先能给你带来愉悦带来正能量,这才有持续性和坚持下去的必要。长久地坚持一件事情是非常让人佩服的,一开始也许是需要一点点推动,但并不能是严苛的压迫,而是推你一把告诉你往前走能有一碗让你感受到治愈和愉悦的鸡汤。
很神奇的是当时我居然没有直接加入天写团。以我这种爱凑热闹性格,当时这么好玩的社群都会想参一脚吧,不过也许是当时开始,我开始清晰地知道我有多少精力,当下最重要的是什么。大概今年2月份的时候,我找到树丰老师,我说我感觉到非常强烈想要写作的欲望,请让我加入,我就开始了码字之旅。
现在再看这段话,我依然是这样的想法,坚持一个习惯首先始于内在驱动,外在的鞭策只是一个辅助,就像一辆车的发动机是让车前进的核心器官,而流线型的外观能让它跑更快。中间我被杀掉过一次,也写了一篇关于被杀的想法(《从天杀团被杀我学到了什么》)。在被杀的那段时间里,我依然每天自己打卡,所以我觉得就算没有这个鞭策,我依然可以坚持。可是我爱这个群,我能看到大家的坚持和不同的思想,这是这个群最大的魅力。所以,大概伙伴成长是比鞭策更有效用的正向力量吧。
还记得在某篇树丰私塾关于你为什么写作的推送里,我回答“我写作是为了打开水龙头把脑子倒空,把已经想到的装进瓶子里,排在架子上五颜六色。这样空桶我也可以酿新酒。可以时不时尝尝八年的拉菲和二十八年的拉菲有什么区别,也可以把不同的酒混起来调杯鸡尾。从一片混沌不忍闻其味,到陈酿香醇新酿凛冽,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想想,这是我开始码字的最重要的原因。这个比重随着时间增长慢慢在下降。
在天写团72天有效日中间曾经有过半个月的断档,和一些零星的小暂停,但是这股内驱动力一直很强:我要写下来,我要思考,我要积累。前进的过程中,越来越发现写作的乐趣。这种乐趣是不带功利的,写作这件事本身带来的乐趣,我也发现自己从一个恐惧“历史”、“文学”,到“不够,怎么都不够!还要再看!再读!”,到“原来文字可以如此美、原来文学如此之美。”
我其实很不好意思称自己在写作,因为我知道都是些很不成熟的小习作。但是我很乐意和人说这件事,因为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写一写,这真的是很妙的一件事。
DAY 8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