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9-26

2018-09-26

作者: 大白申论 | 来源:发表于2018-09-26 21:36 被阅读0次

    2018国考笔试148面试91,江苏笔试145面试81,备考心得分享

    大学毕业十多年了,去年夏天工作不顺利,想多了些,想说如果在企业里,50岁失业的话,想象起来很惨的样子。于是这天半夜决定我要考公务员了,在快要到达公考年龄上限的时候。从去年8月份开始学习,12月国考,3月国考面试,江苏省考笔试,5月江苏省考面试,算是快要尘埃落定了。

    两次考试的成绩:国考笔试148+,面试某部委91+,笔试面试都第一。江苏省考A类笔试145+,面试81+,笔试面试都第一。因为家庭的原因,放弃部委选择留在江苏。下面分享一些心得。

    行 测

    行测刷了很多题,粉笔上10000多道,书摞起来大概1米高。并没有特别的经验,但是走过一些弯路,可以和大家分享。

    第一,对于初学者,模块宝典我个人认为可以不看。学行测之前我也是搜了一遍知乎,很多答主都建议先学一遍模块宝典。我花了一个多月把模块宝典看了一遍,有些内容挺难懂,看书比较浪费时间,后来也和其他考友交流过,都觉得模块宝典没有很必要去看。我个人建议可以先做两套真题,了解行测考什么,然后去看视频就行了,看完视频刷题。

    第二,视频不用多看。我当时看完了模块宝典再去看的视频,我看了很多视频,但是看完了那么多,回想一下,其实每个机构或者老师说的内容并没有很大差别,看多了也是浪费时间,而且会变得懒惰,愿意看视频,不愿意做题,每科目看一套视频足矣,大白分享的那一套就很不错。

    第三,切勿盲目刷题。这点特别重要,题量确实很重要,但是做完题一定要仔细研读,认真总结错题!!!不要用行动上的勤奋,掩盖思想上的懒惰。有一阵子我就陷入学而不思的状态,每天疯狂刷题,刷完对答案,错题瞅一眼解析就继续刷。这样非但不会有提高,反而会越刷越累越没信心。后来强迫自己慢慢做题,错题总结错误点,这样做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现,其实错的多的题经常是同一个或者某几个原因,这样以后再做题就可以刻意去思考是不是我经常容易错的点。

    申 论

    我语文不好,尤其作文差,有多差呢,高考语文刚刚及格,作文没有写完。而我一直认为申论就是写作文,所以对申论我一直有畏难情绪。九月份的时候在知乎上搜申论怎么学,加了好几个qq群。比较了几个民间申论老师,其实当时也没有特别的理由要报大白的申论,大概是被他部委在职,申论75的光环吸引,群文件里还很多申论高分的案例,就随手报了,报名的时候并没有多少期望,现在想想多么庆幸这个随手的决定。

    大白的申论课真的很赞,和一些考友交流下来大家也都是这样认为的。第一,他说大作文没那么重要,小题好好学,听到这个太开心了,畏难情绪去掉大半,我想很多同学也是和我一样害怕大作文的,听到这里就会舒心很多。第二,接地气,有的机构会刻意把自己的理论包装得高大上,让人听着觉得是玄学,但是大白的就很简单易懂,容易上手。第三,大白会把很多申论思维,通过在讲课过程中不断强调,不知不觉就印在你深深的脑海里,自己都没意识到自己逐渐具有申论思维了。第四,大白为学员把能想到的细节都想到了,拿来就能用,比如说各种动词加名词,名词加动词,大家懂的哈,还有最重要的,他把大作文的框架细化成每一个小框架,对于写大作文无能的人来说,简直完美。第五,也是最重要的,大白热爱申论,钻研申论,所以他对申论非常有信心,这种热爱,笃定,也会在潜移默化中转变我们对申论的态度,提升我们的信心。

    面 试

    国考没有本地的岗位可以报,随便报了个部委,压根没想过去北京,没想到进面了,查完分数刚好看到珊珊发了条广告,本着申论上对大白的崇拜,就报班了,想说反正省考也要面试的,不如先学了。后来省考也就继续在这儿上了。面试班绝对良心,小班十个人不到,答题机会多多的。我发现大白面试班里还有个特点,就是要么同学们的水平本身就很高,要么进步神速,随时身边就有学习的榜样。我国考刚开始学的时候简直渣,后来不断从同学们身上学习,学高度,学交流感,收获颇丰。

    如何克服紧张:

    面试我也是很害怕的,我特别特别容易紧张,在公众场合发言会颤抖。但是网络班好就好在没人看到我在颤抖,我也刻意地想改变自己不敢表达的毛病,每次上课都会积极回答问题,所以如果你也是有点内向害羞的性格,面试入门的时候,可以重新给自己定位一下,跟自己说,在网络班我要做一个活跃的,爱发言的人,网上反正没人认识你,给自己一个新的人设,会有很大改变。

    面试之前,我去北京报了个一周的线下班,线下班的理论很套路,我报班就是为了练习在一群陌生人面前说话,有没有必要看各人,如果你不容易紧张就不用报,对于我来说挺有必要的,在线下班第一次当众答题的时候,我心都要跳出胸口了,声音颤抖,喘不上气,面部表情僵硬(太不符合老阿姨沉着淡定的形象了),答完我是崩溃的,我各方寻求解决的办法。小涛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跟我说,你报的单位其实也不是什么好单位,练手而已,你就当是去检验一下你这阵子的学习成果,你这么努力,不会差的。考官也是普通人,你就当是平时工作中和领导,和同事聊天,说出自己的想法。我想想确实是这样啊,后面每次模拟之前,我就看看小涛老师的这几句话,心情能平复很多。然后又开始无底线地在线下班抢着答题,我觉得不管是网络班,还是线下班,一定要多为自己争取答题的机会,网络班我不知道,线下班有很多同学害怕被老师点名答题,拜托,交了钱来上课的,答一题赚回一点学费啊,答得不好恶心的是别人,怕什么。考试当天,马上要进考场之前,心砰砰跳的时候,强迫自己不要放空,去背几句平时背得比较熟的句子,把脑袋塞满,就没空紧张了。

    正确认识面试:

    面试绝对不是一套崭新的、陌生的、高深的理论,他需要你们人生20多年(我人生30多年)的积淀,关注那么多八卦公众号,看的不都是综合分析么,你需要做的就是把八卦精神和热情转移到面试上,通过学习理论,把你的人生经验,你的思维,通过面试需要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么去想,面试是想考你这一个月突击学习的能力么?当然不是,他也是想考你这二三十年的三观嘛。所以不要害怕肚子里没货,只是缺一些方向,就是把你的想法用合适的框架表述出来。

    答题技巧:

    1.建立自己的答题框架

    理论学完之后,梳理每一题型的答题框架,不用很复杂,把框架固定下来,以后每次练题就用这个框架,逐渐加深印象,直至看到一道题,就条件反射地弹出这种题型的框架,好处就是一方面节省思考的时间,另一方面遇到不太会的题,可以给你指出方向,不至于抓瞎。

    综合分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我的综合分析的框架很简单,是什么,表态,怎么办,对策。中间为什么部分,包括背景,原因,影响,问题,等,这部分不固定,看到题目,你能想到哪部分就说哪部分,灵活选用。

    组织管理:两种方法,按步骤,或者按要素。要素法比较简单,目的,时间地点人物,内容方式,保障,效果,看到题目挑几个会说的,好说的,重点解决。组织管理题型太多了,一一记思路完全不可能,要素法一是能让你迅速找到作答方向,二是遇到没见过的活动也心中不慌,任何活动逃不脱这些要素。

    人际关系:反思,沟通,完成工作,以后怎么办

    应急应变:按轻重缓急解决每件事,解决每个人,以后怎么办

    情景模拟(劝人):肯定他,否定他,解决问题,生活化的结尾

    2.准备自己的亮点库

    当你的框架确定了,拿到一道题目可能十几秒搭好框架,剩下的时间就在框架里标注亮点,框架可以让你及格,亮点才能让你脱颖而出。何谓亮点?第一,你听别人答题的时候心说,擦,这也能想到,就赶紧记录下来,找机会用一次,就是你的亮点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是最快速的学习方法。第二,背一些金句,要少而精,自己说的顺口的,不要太弯绕。有的放矢地背,比如说媒体来一个金句,说执法来一个,说监督来一个,根据自己平时答题经常遇到的模块去准备金句。第三,准备一些例子。

    3.准备例子

    例子很重要,刷题课听到小伙伴答题的时候举个例子,会不会眼前一亮,考官也会。有人会说我背了例子会忘记,会用不上。其实例子不用很多,三五个就够了,因为一个例子可以用在很多主题上。比如说司马迁和史记,用烂了的例子,一般都是说他不怕挫折,身受宫刑依然坚持著作。除了这个角度,还可以说他有著史书的信念,可以说他创新(第一部纪传体),可以说他有原则(为李陵辩护),有职业道德(被汉武帝处宫刑,仍然客观评价武帝和刘家),实事求是,不畏艰难(不远千里去韩信家乡调查),创新(首次在史书里记载了平民)。如此,准备几个例子,比如一个历史人物,一个优秀党员干部,一个科学家,一个优秀企业,一个烂企业,可以应对任何挑战。

    资料积累:

    平时如何积累,我的积累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听别人答题,班里或者刷题课或者小打卡里听别人答得好的地方就记下来,自己照着说,另一个是在公众号里找一些例子或者金句。自从我决定考试,就把所有的娱乐八卦都取关了,用下来最好的是人民日报评论,很多文章就是综合分析题本,他还很贴心地把重要的部分用黑体字呈现了,看着思路清晰。我会把觉得好的表达,对策,都记下来。然后就是一些媒体公众号,人民日报啊之类,省考或者事业单位的可以关注本省本市政府公众号,媒体,党报啊,政府杂志啊,答题时用一下可能会和别人不一样。有些某某会议、某某活动的新闻,你也可以提炼出组织这次会议、活动的框架,用在组织计划题上。

    学习是很辛苦,尤其是申论面试这种貌似离我们日常生活很远的东西。但是跳出考试去想一下,他考察的是你有没有逻辑性、有没有理解能力、思考是否全面、是否深入,这些也是让我们的人变得更有内涵、更有深度的方向不是,要求也不过分,可能是我们平时对自己的要求太低了,那么在备考的这段时间内,刻意让自己随时去思考,学着更全面、更深入地揣摩一件事情,毕竟时间很短,这段时间辛苦一下又怎样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9-2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faj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