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之后不要发怒,那种胆小最糟糕”。
今天无意之中看到英国小说家、诗人拉迪亚德.吉卜林所说的这一句话,这让我有所触动,今天的日更就来浅谈下我对此话的理解吧。
首先,我认为这里的“害怕后的发怒”里的害怕,应该不是指遇到某种危险情况时的那种害怕和恐惧,比如你只身一人行走在大山深处,突遇一只老虎,你会对着它火冒三丈吗?相信大家的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其实,我反而认为这里的“害怕”指的是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小事,比如工作上遇到棘手的问题时的急躁,被看起来不如自己的人超过时的不甘心,某件事情没有处理好时产生的愧疚,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后的后悔,对于可能出现的结果不顺利的隐隐担忧……这里的“害怕”里是混合了许多复杂的难以一一分辨的情绪,而此时的“发怒”是对自己不想承认这些情绪的一种夸张的掩饰,所以才会是“胆小”。
这种发怒的受害人往往是我们身边亲近的人,比如父母、爱人、孩子以及同事等等,他们觉得很冤很委屈,同时又会对你的这种状态感到莫名其妙,也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来安慰你,帮助你。
要想解决这种发怒,就要好好分析下自己的情绪,找到急躁、不甘心,愧疚、后悔、担忧的来源,然后把注意力放到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上,不要让这种发怒耽误时间以至于把事情搞的更糟糕。
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心底那个怯懦的自己,理性分析判断,不被情绪牵着走,才是制怒的最好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