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清心华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土壤是真正的“百忧解”——读张庆和美文《心灵是一片土地》

土壤是真正的“百忧解”——读张庆和美文《心灵是一片土地》

作者: 水木心艺 | 来源:发表于2024-03-03 20:16 被阅读0次

    今天上午去医院做了体检,高大上的设备让我越来越有远离大自然的不适感;午休后,拿起诗人张庆和的散文集《漂泊的心灵》,随手一翻就翻到《心灵是一片土地》这篇文章,读完后,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和释怀,想起庚子年春天的一则日记。

    2020年2月19日,晴

            土豆发芽了,不能吃了。我说:那也不用扔吧!正好还有闲着的花土,可以考虑种上,让它继续长叶子如何?

            真是很难得!中、西医之争中经常处于劣势的我极少有话语权,没成想本次提出的建议居然得到了附议。

    阳光很好,暖气还没有停,充足的阳光隔着玻璃照进来,松土,施肥,浇水,阳台上的温度似乎有初夏的感觉了。虽然只是小小的一块土壤,我看到了有不少小小的生物,随即想到这土壤里那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就更多了。以前从来没有认真观察过土壤,儿时似乎也曾长久地观察过大地,但那时看的是搬家的蚂蚁,作为背景的土壤被严重忽略了。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以往从这个句子中感受到的诗意更多是抽象的,无形的,意念中的,而此时面对黑黢黢的土壤,看着它的状态,感受着它的质地,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点儿油光,联想到“厚德载物”的校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土壤的生机。这土壤赋予我的诗意以质感——一种由色声香味触多种感觉融合而统整出来的一个鲜活的诗感。

    这些天我又被人诟病为杞人忧天——念叨着会不会又要出现祖辈父辈们曾经提及的饥荒年代,看着这土壤,我心情安稳了,思绪又回到了多年以前的课堂上——老师说土壤是真正的“百忧解”。

            想来颇有道理,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其实孩子的成长和人们的生活是离不开土壤的,所谓接地气。在大自然中,人们才能收获真正的身心愉悦以及究竟的满足感。

    一生百岁只须臾,浮利浮名有若无。

    未必雪霜催发白,何妨晨夕改颜朱。

    春光照水娇吾子,月色撩人慰老夫。

    明日雨晴明日问,门前草木自荣枯。

            这是诗人忘机的作品,同时也是科技工作者。这首诗让我常常想起这句话心理学者郑希耕说的:如果说科学是发现自然界的一种“质”,那么诗歌则是力图发现人类灵魂感受中的一种“质”。

            诗行的间隙里没有文字,可是这空白处却散发着光芒。诗人要创作出这个效果,同样也要有相应的读者能够发现。

            每每回忆起自己从儿时读诗到高中开始尝试写诗一直到现在的经历,我逐渐形成这样的观点:写诗的第一个阶段是为了遇见最好的自己——感动自己; 写诗的第二个阶段是为了遇见更好的世界 ——感动他人。到现在我依然喜欢读诗,奢侈品的特点是独特、稀缺、珍奇,我的奢侈品就是诗友们用心创作的独一无二的诗作。

            有了诗感之后,读其它作品——例如《易传》,例如《大学》、例如《百年孤独》等等,也仿佛是在读诗了,虽然没有合辙押韵之形式,但是那字字句句带来的美感,犹如前日沙滩上那一群海鸟在夕阳下飞翔时闪着迷幻的光,稍纵即逝;又如今日午后海边那海鸥不时地传来一声惬意的无拘无束的叫声,纯净清脆。我相信诗人们也一直在力图“以自心的光明遍照世界,希冀万象历然”。

            今天读到诗人张庆和的美文《心灵是一片土地》,内心充满了对土壤的感恩,也愿信息时代的我们能够不忘多多亲近大自然,常常感恩土壤。

    心灵是一片土地

          心灵是一片土地,是根的家。是种子放飞梦想,期待和向往的庄园;是红硕的花,成熟的果,直至参天大树无法忘怀的故乡。

          心灵是一片土地,一笔人生独有的财富,他人无法占有。在这片土地上,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庸散懒惰,不肯耕耘,不去播种,这土地就会荒芜。荒芜的土地里,会杂草丛生,会秕草满目,甚至会有毒草恶株泛滥成灾。

          心灵是一片土地。它埋藏智慧,珍存希望:它孕育生机,助长活力。发现它,开垦它,会有一种挖掘的快乐和收获的满足。

          心灵是一片土地,它拥有不可低估的抚育能力。你看,在那悬崖峭壁的缝隙间,虽然只有一捧泥土,却养育了一棵树,抑或一蓬草,从而使它们成为一簇簇耀眼的风景。

          心灵是一片土地。它不但拥有抚养的能力,还拥有承当的力量。那巨龙飞奔的铁道线,那四通八达的公路网,那纵横交错的江河流,那直插云霄的高楼群……一条条,一幢幢,无一不是踏着土地的身躯,踩着土地的肩膀而起飞,而登顶的。

          心灵是一片土地。这土地有肥沃与盆瘠之高下:不惜汗水,辛勤耕耘,是土地肥沃之秘决。

          心灵是一片土地。这土地有湿润与干涸之区分:审度云雨,洁身净气,是土地保有常态之诀窍。

           心灵是一片土地。这土地有松软与板结之不同:敞开情怀,吐故纳新,是土地永不僵滞之奥妙。

           心灵是一片土地。这土地有冰冻与温暖之差别:善待四时,感受阳光,是土地永驻春天之真谛。

          品咋着土地的味道,吮吸着土地的清芬,触摸着土地的温润,感恩着土地的厚爱,生命会愈加蓬勃,人生则不断丰富。便会有希望之鹰起飞,一只只飞向高远,飞向辽阔……

          当飞翔的鹰劳累了,困倦了,这士地——便是温馨的眠床。


    诗人张庆和简介

    共和国同龄人,原籍山东肥城,部队转业后定居北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第三届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多年来一直从事业余文学创作,其诗文与儿童诗等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文化报》《中国纪检监察报》《检察日报》《人民武警报》《北京晚报》《新民晚报》《诗刊》《中国作家》《北京文学》《中华英才》《中国校园文学》《东方少年》《作家文摘》《散文选刊》等国内百余家报刊发表或转载。《峭壁上那棵酸枣树》《海边,望着浪花》《起点》《面对草地》《坝上月》《关于“水的职称”说明书》《好诗三“道”》《走向崇高》等多篇散文作品入选中考、高考语文试卷和模拟试卷,以及“年选”、教辅、课外阅读等不同版本图书近400种

           出版诗集、散文集《好人总在心里》《山是青青花是红》《漂泊的心灵》《哄哄自己》《灵笛》《娃娃成长歌谣》等20余部。有多件作品由国家外文局有关部门译成英文、法文入集出版发行国外。曾为首届鲁迅文学奖初评组成员,多届中国作协会员资格咨询组成员。出席中国作家第五次、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土壤是真正的“百忧解”——读张庆和美文《心灵是一片土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fcl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