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41702/09e7c55d6d4d80a2.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741702/dc2d840ee2f05fc6.png)
诗人散步林间,耳边吵吵嚷嚷,原来是那栖息于高枝的蝉在不停鸣叫,明明是难得一饱。却还坚持鸣叫,偏偏又不受理睬,真是白白辛苦,怨恨无穷啊。
他随即想到即便这蝉彻夜悲鸣,叫到五更天,声嘶力竭、稀稀落落快要断绝。而那些树呢,依旧碧绿青翠。任凭蝉叫得如何凄苦动人,也是无动于衷,真是无情啊!
诗人又想到自己职卑禄薄,到处漂泊,早已丢下的家乡田园,已是一片荒芜。
诗人对那高枝上的鸣蝉说到:“多亏你警示于我,让我清楚认识到我一家人的生活也和你一样清寒。”
即便一贫如洗,也不该早早放弃,声嘶力竭又如何?应当竭尽全力才不致后悔一生。
【注释】
以:因。
高难饱:古人认为蝉栖于高处,餐风饮露,故说“高难饱”。
恨费声:因恨而连声悲鸣。费,徒然。
五更(gēng):中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
薄宦:指官职卑微。
君:指蝉
参考资料:
1、雅瑟、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383-384
2、齐豫生,夏于全、唐诗鉴赏大典(第十一卷)、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183-185
3、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708-70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