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26了,很迷茫?
我经常在想是不是就应该随便找一份工作生活,不去考虑什么喜欢不喜欢,不去考虑是否能让我成长,不去考虑挣多少钱,不去考虑能不能结识更多的人脉,不去考虑五年后在这个岗位自己是什么样子,孰轻孰重已经在我的脑海中逐渐模糊,在家里躺着的每一天对我来说都是一种压力。
其实部分想法是对的,当你没有清晰的目标时候,先做自己能做的工作:
1.已经26岁了,还是要经济独立的。不然你会被现实生活中的鸡零狗碎影响的,然后因为经济压力会取舍太多;若没有基础,等过几年就会有更多层面的经济压力,相对会很被动的。
2.当你迷茫的时候,选择一个工作做起来,你会越来越清晰自己要的是什么。
1)最不好的运气是选的确实不适合,尤其是性格特点等不适合,干不长久,那最起码有个排除法;
2)大部分的工作普通人都能干,就看自己是否愿意坚持,愿意去发现好的一面。
毕竟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太多喜不喜欢,而是有没有用。
很多人开始也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但从公司的某个职位开始,逐渐了解了公司的很多岗位,也通过自己的工作内容,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或擅长点,逐步建立了自己的职业规划。
作为职场老司机的感受来说,那些你喜欢做的工作,都是从你不喜欢的或者根本没在意的事情开始的。
而且兴趣不单单是找到的,而是被培养出来的。
绝大多数烦恼,都是源于欲望和能力不对等。
3.即使那些有目标的人,也不是因为种种困难,曲线救国呢。
你看看那些火不起来的、或者过气的明星,都是通过综艺咖,主持人等先养活自己。如薛之谦,再就业男团中的陈楚生,王栎鑫等。
总之你不要着急,也不要因为迷茫而觉得生活没意义,迷茫的时候证明能力确实还不够,更应该去努力。
4.在成长的路上迷茫会阶段性存在,是正常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边界,在能力范围内做事情,你会觉得非常舒适,但却是自我设限。
而当你所做的事情超过你的能力边界时,你会觉得非常沮丧、痛苦和迷茫。
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工作中的痛苦和迷茫,实际上是一种提醒,提醒你有一些重要的东西需要你去学习了。
如何在工作中修炼能力,实现自我增值呢?
你要去承担更大的责任。能力是因为需要而产生的。你的需求有多大,能力就有多大。
若你只是重复你容易做的事情,你的能力不会有太大的增长;反之承担更多,这些责任会迫使你不断地提高自己,从而获得更大的能力。
不要止步于舒适区,不要自我设限,去承担更大的责任,突破自己的能力边界,唯有如此,你才能不断地成长、进步。
乔布斯在斯坦福毕业典礼的演讲很受年轻人喜欢,其中的一句话送给你,愿大家早日可以找到自己的方向:
“你过去的种种经历,就像人生中的一颗颗珍珠,当你在未来某一天的时候找到了那根线,你就会把它们全部串联起来,变成美丽的项链。”
End
只为看见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