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书连续更新了两年,写了43多万字。
定量的输出似乎没有了难度,但是表达的针对性和被接受性还有待提高。毕竟人们喜欢从文章中有所收获——或受到新知的启发,或引起情感的共鸣,或满足猎奇的欲望,或觅得一笑的放松。
写作的水平受制于个人的经阅历、笔力和能力(讲故事的能力)。每个人都能够从持续写作中找到自己的风格,看到自己文字和主流审美的区别,或和心仪作家的差距。最高的写作境界当然是作品流芳百世,经受住时间的检验,共鸣横贯百年。可是对于普通个体而言,不断地输出文字,不断输出自己的经历、思考、看法和想象,虽可能只是泛起涟漪,一生不经波涛,但“喋喋不休”,是向这个世界证明“我曾经来过”的证据。
为什么要写作?
我要还原一个真实的我。
我对自己成长之路的了解只凭藉亲友的口耳相传、影像和自己的记忆。这些记录不稳定,会随着时间褪色甚至是扭曲。而文字是相对忠诚的,它可能不完整,甚至主观片面,但却能够最直接反映当时内心的想法。从这些想法中,就可以窥探人生轨迹的每个节点,从而形成记录人生的立体网图,了解最真实的自己,知过去,明当下,继而谈未来。当垂垂老矣,记忆模糊,有这些文字相伴,也能借此勾勒出人生的画像,找到往日的平庸/荣光,人生的浮沉/平淡,聊以慰藉也是很好的。
为什么要写作?
我要记录大脑蹦出的火花。
有些梦非常精彩,可是醒来后如不快速记下,这些场景就马上无影踪。生活虽然平淡,但是偶尔也会迸发思想的火花,可这些想法总是飘忽不定,难寻其踪,有时它和情绪并肩,有时它和理性交错,有些精彩,有些短暂,但一旦你错过了记录的时机,你就很难还原。因此,优秀的作家总是将纸笔随身携带,特别是放至榻旁,遇到精彩想法立刻提笔疾书,不让任何灵感擦肩而过。
为什么要写作?
我渴望通过写作来交流。
写作可以和自己对话。遇到烦闷心事的时候,写下来,回头再看看,想象的泰山崩也不过尔尔;而自以为的满清热血,先落到纸上推演,可能你的金点子未必经得起现实的推敲。
写作可以和陌生人对话。现代科技让写作减少了与他人交流的成本,你的文字会在网络的一角遇见陌生人的反馈。这也许就是写作的奇妙之处,你的微光或许会吸引另一点微光。陌生人的支持会给你莫大的动力,因为他们的点赞,不看颜值,不看财富。如果自己的文字可以被后人认可,这才是最纯粹的欣赏。
为什么要写作?
我要写出真心。
最早开始提笔记录,可以追溯到大班。母亲教我用拼音记录生活,一年间居然也写了两本作业本。看着自己歪歪扭扭的字体,了解了童年一根冰棍就可以给自己带来的无穷快乐;上小学,日记就开始变得“作文范”,充满着刻意的主旋律——雨夜父亲来校接自己,便在日记中添油加醋,为赋新词强卯词,什么“宽阔的背”,“温暖的手”,“心口的暖流”,充斥着父爱的中心思想;青春期,就喜欢在文字中藏进很多懵懂的心思,也希望自己仰望天空的时候,脸的角度应该也是帅气的45度。学生时代的应试,让写作参杂着技巧。渐渐长大,明白了好文章不是堆砌词藻,不是强行上价值,更不是跟风站队人云亦云,而是要真实,可以写得不好,可以写不全,但不能不真实。只有真,才能打动他人。
为什么要写作?
我写故我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