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
比如,当我们想要领导接受我们的提案,想要劝说父母不要乱买保健品,想要告诫孩子少玩电脑的时候,是不是总感觉费了半天劲,可还是说服不了对方,这时候你就需要想办法让对方重新思考了。
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重新思考,一个典型事件就是:辩论。
所以,接下来咱们通过一场精彩的辩论,一起来寻找一下让他人重新思考的好方法。
2019年2月,在美国旧金山,来自英国的顶尖辩手哈里什与IBM公司开发的AI辩手黛布拉,就“学前教育是否应该由政府进行财政补贴?”这一辩题展开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辩论。
黛布拉代表正方,认为应该对学前教育进行财政补贴。
哈里什代表反方,认为不应该对学前教育进行财政补贴。
在辩论开始前,观众几乎一边倒地支持正方,也就是AI辩手黛布拉的立场,支持率高达79%。
不过辩论结束后,AI辩手黛布拉支持率下降到62%;而人类辩手哈里什的支持率则从13%上升到了30%,最终获得了这场辩论的胜利。
哈里什说服了在场观众中的一些人重新考虑自己的立场。
他是怎么做到的?关于辩论的艺术,我们能从他身上学到什么?
黛布拉不是第一次和人类进行辩论了,从以往的战绩来看,她的表现并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比人类要厉害很多。
她的知识库由4亿篇文章构成,大部分来自权威的报纸和杂志,而且她可以用观点检测引擎来定位关键论点,确定议题范围,并权衡证据。
黛布拉作为正方先发言,并不意外,她引用了大量资料,从学术性、社会性和专业性的角度说明了美国学前教育的好处。
比如,良好的学前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克服与贫困相关的不利因素等等。
面对黛布拉强有力的论证,哈里什没有急着阐述自己的观点,提出反对。
相反,他重申了两人在贫困问题上的一致看法,肯定了黛布拉所引用研究的有效性,并说:“我认为我们的分歧远没有看上去那么大。”
哈里什的这一举动很有启发性,咱们在这里暂停一下,仔细讨论讨论。
当我们想要说服对方时,很多人都会直接亮出自己的观点。
比如,想劝朋友少抽点烟,你可能会说,这烟有什么好抽的,对身体也不好,你看谁谁谁都把肺抽坏了。
有理有据吧,但是对方可不一定认同你,他会觉得,你懂什么啊,你都不知道我抽烟是为了什么。
所以,想要让对方重新思考,我们自己也必须重新思考。
说白了,就是要学会主动倾听和共情,这不意味着你认同了对方的观点,而是说你有在尝试理解对方的感受和想法。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把双方拉到同一水平面进行交流,而不是要分出个高下,而且通过承认与对方在一些方面有共识,承认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什么,不仅展示了我们自身的开放性,也降低了对方的防御性,促使他们更深入地探索自己的观点,这样,重新思考的目的就达成了。
接着往下看,哈里什的下一个优势来自他的“劣势”,他无法像AI辩手黛布拉那样掌握海量信息,所以面对黛布拉给出的一长串理由,哈里什只给出了两个反驳的理由。
他认为,补贴学前教育,并不能解决贫困所带来的伤害。
第一,政府的钱有限,很多项目需要救助,美国学龄前教育不一定是最优先需要这笔钱的项目。
第二,即便有补贴,学前教育也做不到彻底免费,最终穷人的孩子依旧上不起好的学前教育班,那这笔钱又怎么能起到减少贫困的作用呢?
人们在与他人谈判的时候,是不是觉得,理由越多越能使天平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倾斜。
但是事实恰恰相反,真正的谈判专家,往往给出的理由更少。
过多的理由除了让人觉得被攻击,妨碍人们重新思考,还会让对方更容易找出漏洞。
辩手哈里什说:“如果观点太多,你就会稀释每一个观点的力量,观点太多反而不太好解释,我不知道观众是否会接受每一个观点,我想观众不会相信它们都足够重要。”
而且话题对人们越重要,理由的质量就越重要,一旦对方否定了我们其中一个理由,他们就可以轻易推翻我们的整个观点。
这反而进一步强化了他们本身的观点和信念,不利于重新思考。
我们其实很少能说服其他人改变,心理学家早已发现,最有可能说服人改变主意的是自己。
怎么做到呢?答案就是提问,让他们自己思考。
在辩论中,哈里什没有一味地用陈述句来反驳或者进攻,他使用了很多问句。
他先表明观点,学前教育是好的,并不意味着它就应该由美国政府补贴。
然后他提出问题:“为什么是这样?”接着他追问,美国学前教育是否供给不足,它是否帮助了最弱势的群体?
为什么没有做到?为什么美国学前教育这么贵?谁是真正的受益者?通过向观众提问,从而促使他们自主思考。
提问不必一定是要说服他们,而是让他们敞开心扉,让他们接受自己是有可能犯错的,启动重新思考循环。
辩论不是拔河比赛,只要用力拉绳,就能把对手拉到你这边。
辩论更像一场未经编排的舞蹈,你需要和一个步伐节奏不同的舞伴协调。
如果你太过强势,你的舞伴就会抗拒;如果你能调整你的舞步来配合TA的动作,并让TA也这样做,你们就更有可能步调一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