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脉络
承接上一篇“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在概念上的不同,又加入了二者在事实上的联系,即在“差序格局”中出现的“团体”——“家族”。
为了更好阐述不同于“团体格局”中所形成的“社群”,作者衍生出“大家族”、“小家族”这两个因结构不同而出现的名词。也区别了家族与家庭之间的概念,从而引申出对“氏族”的介绍。
相同于上一篇文章,作者也采用对比的方式,从结构、功能、有效期等方面作出了中西家庭之间的差异对比。
心得体会
文章着重提到了夫妻二人之间的关系。在西方社会中,家庭关系以夫妻情感作为主轴。而在乡土中国中,这种情感只能作为副轴,而依附主轴——父子,婆媳之间的纵向关系而存在。
所以在乡土中国中,结婚就像是走一道机械化的程序。为了繁衍后代,夫妻选择结合;为了教育后代,夫妻选择在家庭中加入政治、经济、文化等功能;所辛苦培育的后代在成人后又进入新一道轮回...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无尽循环中,夫妻感情的淡漠成为必然。所以即使历经千百年,夫妻也无法逃脱婆媳关系,父子关系等束缚,去追求原始的爱意,对待两性关系仍存在传统中的保守与矜持。
所以当代中国,好评如潮的电视剧仍然是《回家的诱惑》《逆流而上的你》《乡村爱情故事》等一系列家庭类连续剧,少有《泰坦尼克号》《爱乐之城》《恋恋笔记本》等纯爱作品。
如果真要我具体阐述中西夫妻之间的差异。我认为西方夫妇。对于家庭更多的是一种炙热的爱意。而中国夫妻更多的是一份对家族的责任。这也是我所体会的“家族”与“家庭”的浅层区别。
可是西方人那份淳朴的爱意也是存在中国人的骨性里面的。随着社会生活的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也有了不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晚婚晚育,希望自己的另一半适合自己;当代年轻人也将“相亲”“催婚”等一系列词语列入黑名单;也有更多的家庭选择了丁克。而最近热播的《逆流而上的你》正描绘了一些当代丁克家庭的现状。在长辈看来非常不合理喻的一件事情,正是人们意识转型的一个跳板,我们开始学会逐渐从“家族”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去经营自己的小“家庭”。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我们开始体会到人的意义,开始注意到自己内心的声音。
愿能够爱你所爱,而非尽你职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