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今日关注:20171101第243天
视觉会议:让右脑一起来开会
一、引言
又开会了。和往常一样,老板滔滔不绝,经理七嘴八舌,员工一脸茫然。会议结束你总结说:今天的会议卓有成效。小张,你整理一下会议纪要,记住:Who do What by When。小张一脸茫然地点头答应。当天下午邮件发出,你看到后 …… 气血攻心:和你想的完全不一样,你认为的核心和重点一点都没有突出。这种现象,几乎所有的管理者都会遇到。你坐下来反求诸己:为什么会议结束,你脑海中留下的画面,和会议记录者脑海中的完全不一样?那其他的与会者呢?会不会十个人,带着十副画面离开呢?这太可怕了。
可是,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与会者缺乏“参与感”。可是,大家讨论得很激烈,怎么会缺乏参与感?我说的缺乏“参与感”,不是指左边的人参与了,右边的人没参与;而是指与会者的左脑参与了,右脑却不幸没参与。他们其实,都只带了“半个人”来开会。
科学家说:左脑负责语言,右脑负责视觉。一场只有左脑参与的会议,就是“半个人”开会,与会者容易身体疲劳,逻辑混乱。试着在白板上,把会议的内容画成图,让“另外半个人”,右脑也参与进来,开一场著名的“视觉会议”。
二、概念
什么是“视觉会议”?
回到最开始的案例。开完会,你说:今天的会议卓有成效。下面,我请视觉记录师,用“画廊漫步”(Gallery Walk)的方式,做个回顾。
所有人站到画布前。你说,我们今天讨论了什么……大家有什么观点……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我们达成的共识,问题出在哪……下一步要做什么……
你一边讲,视觉记录师一边画,所有与会人员,边看画面,边回顾内容重点。其间,观看者对某些点滴产生共鸣,兴奋地议论。
画完后,看着会议逻辑的全景图,所有人脑海中存着同一幅画面,离开会议室。你让小张把这幅图贴在走廊上,让大家时刻回顾,并把电子版,附在Who do What by When的邮件里,供大家保存、回忆。
这就是“视觉会议”。视觉会议,就是将思维视觉化,通过图画将会议的内容逻辑清晰呈现的沟通工具。
思维视觉化,到底有什么用?看上去如此简单(其实也并不简单)的方法,可以增加与会者的参与感,更重要的是,让一群人能用全景画面同步思考,甚至共同创作,最终极大增强群体记忆,帮助跟进落实。
视觉会议,听上去是个很有意思的“沟通工具”。可我不想每次都专门请视觉记录师,我自己可以画吗?当然可以。你只需要掌握下面10种常见的“视觉图”,就可以有效的实现参与感,全景思考,群体记忆,美术功底其实并不那么重要。
三、运用
10种常见的“视觉图”:
1、逻辑结构视觉图
当你想表达事情之间的逻辑关系时,可以试试:利弊图,二维四象限图,分布图,系统图。
(1)利弊图,是把好处和坏处用两列表示,比较权衡;
(2)二维四象限图,我们在230课讲过,是用对立统一的方法,讨论两个概念组成的四种可能;
(3)分布图,是把数据放在图表中,寻找它们的关系;
(4)系统图,是画出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寻找规律。
2、时间顺序视觉图
当你想表达的概念,有先后顺序,与时间相关,就可以试试:甘特图,流程图,历史图。
(1)甘特图,是把任务列表放入时间轴,看清它们的关系;
(2)流程图,注重任务的先后顺序,和相互依存的逻辑;
(3)历史图,是在时间轴上表明关键事件和节点。
3、发散思维视觉图
当你的思维没有逻辑结构,没有时间顺序,而比较发散时,可以试试:思维导图,鱼骨图,曼陀罗图。
(1)思维导图,帮助你从一点出发,发散性地拓展思维;
(2)鱼骨图,帮助你从结果开始,发散性地寻找原因;
(3)曼陀罗图,帮助你从核心开始,发散性地拓展到外围。
稍加训练,掌握了这10张“视觉图”,你就可以在大部分会议上,拿出一支笔,邀请右脑一起来开会。
四、小结
为了更好的参与感,全景思维,和群体记忆,你可以用画图的方式,邀请右脑一起来开会。开视觉会议,你并不需要是画家。记住三类(逻辑结构,时间顺序,发散思维)视觉图,就可以成功召开大部分会议了。
它们是:利弊图,二维四象限图,分布图,系统图,甘特图,流程图,历史图,思维导图,鱼骨图,曼陀罗图。
摘自:《刘润·5分钟商学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