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想想,缘分这东西还是很奇妙呢!
那年,一个“火星”来的男孩子,不骄不燥的点燃了整个夏天。而我,当时只是路过了这个世界。
第一次与他有丝毫交集,都是不着痕迹的。那时的我,当然是万万不曾想到多年以后会有如此疯狂的一天。那时,刚步入高中的我,心思纯正脑袋里面装着的无非就是学习。“我好喜欢于湉啊,好帅啊,黑的好有个性。”我座位前方同学带着我一贯嫌弃的花痴脸。这是他身边我第一个认识的人,于湉。之后,知道有快男这个节目后,我是从内心拒绝去看的,因为这类选秀已经让我产生了无数审美疲劳,无非就是炒作蒙眼夸。所以,身边有更多同学开始讨论时,我更加坚定,不会去看,带着内心的鄙视:难道生活这么嫌,不能做些有意义的事吗???看着同学手里拿着于湉的照片,天天口里都念叨着他的名字时,真的让我太难理解这种行为。喜欢,就是这么容易吗?
“如果于湉淘汰了,我就不想看了!”某天同学说。我想,那大概你看不长了。突然,有点想了解的兴趣,想知道最强的快男是谁。但是,我终究是不喜欢无回报的劳动输出,所以后来也没有去了解。即使后来冠军之夜,后来春晚登台,所有的所有,都在自己对选秀节目的鄙视中一带忽略了。回想起来,我这位同学后来又开始狂热的提及“李易峰”,再是“李健”等。
我从来不玩微博,不玩微信,平时偶尔用着QQ,经常熬着夜看电子书、小说,在学习疲倦之余给自己一定的精神动力,沉浸其中。
之后,再一次,再一次的机会,让我去接触他,可是我还是没有抓住。
我的同宿舍同学,不知道何时开始在生活提到他的名字—华晨宇。我是个喜欢沉浸自己世界的人,往往会忽略生活中的变化。直到某天我看到她床头挂着他的照片,听她嘴里称呼他“儿子”,我才知道,又一个追星的人出现我的生活。高三快节奏的生活中,晚自习下课后我常常留在教室半个小时左右继续学习或整理东西,而我的好朋友们就在教室讲台上开着电脑轮流刷着微博,一位刷完华晨宇,另一位接替岗位刷起吴亦凡。看着她们买周边,在课间10分钟的时间内冒着上课迟到的风险都要狂奔出校门,看着她们在开心抑或难过时听着他们的音乐看他们的视频。
我不知道,这是种怎样的喜欢,那是一个你从来都没有接触过得人啊,是一个只把他自己想展现的方面表现出来给你看的人啊,是一个和你隔着十万八千里无数街道城市的人啊,这种喜欢能有多深?
我的两位同学们性格都还较安静,较敏感,“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所以,她们的喜欢都还是比较低调的,不会安利,不会刻意表现。这就奠定了我对华晨宇一些较浅的认识,只听过他的几首作品《卡西莫多的礼物》《微光》以及后来的《国王与乞丐》。我这个人也挺怪的,有种莫名的自我深埋在意识里。我朋友这种偶尔的放音乐模式,让我对他有了微妙的接触,这种接触却没有一下子引出我的兴趣和好奇,所以,就决定了我不会再自己去单独了解他。就好似阅读一本小说,当有人告诉你故事大概线索和结局,而这本书最大的玄妙之处你并不知道存在否,你就会失去拿起它来阅读的冲动。
后来,当我完全入坑后,再问及我的同学她是如何成为亲妈粉时,她告诉我是“花少粉”。而我,完全找不住自己的定位,因为对他的喜欢真的不能简单归为一种状态。这要后面再说了,如果没有忘的话。
那段高中时光,最初只听过他的朋友的名字,如于湉、贾盛强,却偏偏没有听过他的名字。后来,同宿舍朋友成了他歌迷,让我开始知道他的名字,偶尔听着同学放他的歌。见证着同学在大半夜,听着他与其他女星的绯闻时,纠结着看不进书睡不着觉的全过程。其实,后来我有去看快男最后的冠军之夜,就是想看看到底是怎样的人把我宿舍好朋友圈的死死的,我想看看这人能比其他选手强多少。然后,就只能怪我自己太肤浅了,表演部分随意看着,全部都把重点放在评委点评和投票上了,何况后面投票还是靠现场观众才获胜,让我对他并不想深入了解。现在想想,自己真的功利心太强,对大多选秀节目的套路了解的少之又少。至少都是高中生了,还是挺幼稚的,但是这也因为我听歌的种类一直很少,偏向安静的歌曲,无论语种,这才导致对他们的表演兴趣不大。
高中三年,我最珍惜的时光里,他不是主角,只是一个飘渺的存在,只是一个简单的称呼。每每看着追星的人,自己总是带着一种淡淡的优越,因为自己不需要追星,从来就自主自我,觉得对她们的行为真的无法理解,这种喜欢能有多久!
大学,空闲时间真的多了,多到要看综艺节目来打发时间。但是,还是要保持阅读的习惯,因为它能使你有着精神上的满足。夜里看各种小说书籍的习惯没有改,白天偶尔看看综艺,然后,就迷上了一个小宝宝—阿拉蕾。她的可爱天真都突出表现在情商高上,于是我好像有了一种喜欢的情愫产生,这种喜欢我自己都分不清,不知道和朋友的喜欢有什么不同。就是看她的各种节目花絮,去b站上甚至不在意是数据流量就忙着下载她的片花,那种小孩子的世界吸引着我去探寻。但是,与此同时,我还在搜寻着其他节目来补空档期。
大一上期,临近期末,复习周是一学期中最悠闲的时候,前提是平时你学的不错,不用临时抱佛脚。
看,缘分就悄无声息的来了。
那天,12月22日,我坐着等着食物上桌时,真的无聊至极,我点开了腾讯视频,看到天籁之站,然后点了第一期打发时间。后来食物上来,我边吃边看,看着他唱故乡的云,看着他的对手叫高瑞时,脑子一闪而过的想起了才结束的大学迎新晚会上的同样的表演,想起的确是他,我们学校毕业的同学,他尽然参加了这个节目。后来入了坑才反应过来,原来所谓的六度空间理论很神奇啊:通过六个人就能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这大概是我与他最近的距离了吧!吃饭的同时,我多缓存了一集,主要是被标题吸引了—改编滑板鞋,带着好奇的心态去试看。回到宿舍后,开始看缓存的。带着耳机,同学都在各忙各的。就是这一集,开始选中这首歌真的是觉得很搞笑,带着看好奇的心态看,但当音乐一响,舞台灯光一照,rap改编一出来,就是一瞬间的事,感觉自己完全就处于另一个世界了一样。最后那个藏在蓝色帽子下的微笑让我久久未缓过神。这集看完,我真的迫不及待的就用流量去下载第二期和后面的,完全忘了流量的问题。12月22日,我承认,我很想了解这个人,我好像有点喜欢他了。这种冲动真的来的莫名其妙,毫无理由。后来的dear friend, 易燃易爆炸,齐天大圣,南屏晚钟等都是来回无数遍的刷。空档期,我看不进去任何其他的节目,放弃了小宝宝阿拉蕾,放弃了我高中直至大学都爱夜里看书的习惯,开始去搜他的访谈节目。这才是整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他的思想,他的为人处世,让我对他完完全全有了不一样的看法。我承认,单凭音乐本身,还不能让我当时如此夜以继日的补视频。我了解他的经历,试着读他的思想,观察他节目中的为人处事,熬夜到凌晨3点多看他的各种综艺、采访。我想,这个人,我终究是去了解了也不想放下了,完完全全吸引着我,符合我的对一个假想人设的所有要求,甚至超出了更多。很惊奇,世界上真的存在一个这样的人,至少拥有我所想象的一面。那个期末,真是刺激有心惊着。
此后,再回去补我是谁,补快男,补粉丝制造,补演唱会视频,都常常在被子里感动或心疼落泪,笑时小心翼翼怕惊扰熟睡的同学。打榜时,电脑整宿整宿运作,手机一直不停歇。听更多种类的音乐,急着抢专辑和看直播。后来和现在的我,成了以前我眼中疯狂不可理喻的样子。
大一上期结束,放假,回到家里,我再次经历了这辈子可能都无法理解的事。这种感情的事情,从来不想记下来,我认为它是痛苦的,是即使写下来都不愿去翻阅的,所以我不想在这里描述它带给我的伤痛。但是,可以简单的归为父母的20年感情的破碎。那个寒假,那个年,是永生难忘的,是白天不愿面对,黑夜不想入眠的。这个时候,我该多庆幸,缘分这个东西,让我在如此境遇里遇到了他,来的不早不晚,正好。我看着他的视频,学着他的思想,随意点。在自己经历着这些事情时,我才深刻的体会到他的孤独、他的想法和他的善意,对世界、对父母、对同父异母的妹妹的爱。我愈加感慨他成长为如今这般温润少年的不易。因为没有他,我身上可能会做出很多我自己都无法想象的事。不知道儿时的他经历不幸的事时,有没有抱怨仇恨过,但现在,他活的如此通透潇洒,是我要学习的。
我感谢他,让华晨宇成长的这么好,我感谢他,多年后,又陪伴着我经历着痛苦。我想,他不是一个偶像,他是一个我所不能到达的我,对于他,不需要客套,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因为我对自己也从来就是放肆的不讲究的。
我想,喜欢大概不需要理由,我从来都不喜欢说爱这个词,我觉得喜欢是多么的单纯可爱的字眼,是多么值得珍惜的表达。喜欢,并不需要被理解,不需要在意别人的看法。遥远的人,就肯定有着这十万八千里看不到尽头的意义。但是,他又在你的精神世界里,住着,在那里他生老病死,他就是你的一种信念,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却永远放不下的欢喜。
或许有天,我可能不再喜欢他,毕竟夫妻20年的情感都会破裂,这世上没有什么不可能,所以我无法保证未发生的一切,但是我知道,我也感受过那种喜欢,那种冲动,那种义无反顾,那种像是一起经历过一切最后不愿放手的感情。看着他喜欢他的那些日子是欢喜值得的,就足够了!
还没有看过一次他的演唱会,这是今年的目标,必将实现的。独自一个人,简简单单出发,从南到北,去看你。我知道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