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揭开七彩的假象

揭开七彩的假象

作者: BonnieZu寳 | 来源:发表于2019-12-26 15:00 被阅读0次
    摄影|Cherie.之亦

    “未被当今科学实证的事物并非等于不存在的事物。”

    这句话出自一本书,名叫《一个精神病医生的手记》,简介中自称“这是一部精神病理学的通俗读物”。

    拿到这本书的第一印象是:着实胆大。

    封面是一位身上仅有遮羞布的男性;在“他”的头上赫然标注着“一千万孤独的灵魂”。

    “他”的右边是书名,左边列着“走火入魔、异想天开、种种怪案、当世奇书”这几个吸引眼球的大字。

    初读这本书发现内容的确深入浅出,它所强调的主旨正好与我关注的重点不谋而合,便在书页上写下这段话:

    “社会文明的大幅提升,生活品质的提高,让人类的注意力全集中于外在的物质追求上。人们对内在世界的要求越来越少,甚至忽视了最该重视的精神文明。”

    时隔几月,当我再一次阅读书中的具体案例时,对每一位个案主人公都有了新的思绪,还让我想起上个月与几位心理咨询师友人的一次谈话。

    摄影|Cherie.之亦

    我们从行业前景谈到当前现状,转而谈起越来越受关注的孤独症群体,其中一位咨询师分享曾经的经历。

    在她的某次工作中,来访者是一对非常可爱的双胞胎,但工作才刚开始就无法正常进行下去。

    她询问母亲才得知,这对双胞胎均被确诊为孤独症。原本母亲打算继续隐瞒,没想到还是得说出事实。

    在和母亲进行访谈的过程中,她发现这位母亲一直抱着侥幸心理,不敢面对双胞胎被确诊为孤独症的现实,还用“孩子还年幼”的借口搪塞外界的疑惑。

    那次访谈结束后,她正计划把双胞胎转介给合适的咨询师,但这位母亲直到现在都没有再次来访。

    听完她的分享,另一位友人率先表态:

    “孤独症儿童除了先天智商受损以外,与后天的教养方式也有关联。有些孩子虽然患有孤独症,但他们的家长只要足够关心、爱护孩子,肯定能缓解孤独症的症状。”

    摄影|Cherie.之亦

    “你说的不完全正确,确诊为孤独症并不意味着智商受损,它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就目前的研究文献来看,孤独症的病因依旧不明确。对于跟后天教育方式是否有关,这个说法并不能一概而论。”

    我把自己的态度及时向友人表明清楚,她们也就明白态度背后的立意是什么。

    即便孤独症,甚至是各类特殊儿童目前受到的关注日益增高,但对于真正的病因、诱因,还是存在不少被大众口口相传的误解。

    如同现在层出不穷的关于心理健康、精神卫生的报道一样,纵使普及力度和范围都有上升的趋势,仍然会有人抗拒接受新知识的输入,顽固地把原先错误的认知奉为人生信条,不愿把假象揭开。

    这些事实残酷并真实地发生着,从未消失过。

    往更深的层面去延伸思考,就会发现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心理健康、精神卫生的普及度还不够。

    这让我联想到曾经给自己定下的一个目标:把心理健康的知识普及给更多人。

    摄影|loxi

    即便这个目标明显带有冲动热血的成分,却也透露出我对当时“人们不重视心理健康”这一现象的无奈,试图用一种与自己反差较大的亢奋状态去掩盖现实带来的落差感。

    直到时间让我意识到,这种状态给自身造成不小的内耗之后,这才不再勉强自己硬撑下去。

    因为我早就觉察出“亢奋”过后那股深深的无力感,只不过心有不甘,也不愿轻易承认当初的能力实属有限这一现实。

    当做到接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承认与自己相驳斥的观点同样存在于世上之后,我的是非观开始不再执着于黑白分明,也不会轻易纠结常态与病态的界定标准。

    对行业的理解,对重大事件的理解也与最初截然不同。

    即便这种差异尚未给我带来实质性的变化,却把早些年形成的几条固定思想给成功“解放”,让大脑重获“喘息”的机会。至于这些迸发出来的新思绪,我当然要一并收下呀。

    于是我反复看了几遍封面上的那几个夸张词汇,竟然开始期待下一次它又会给我带来什么。

    特别提醒:
    本文中所提及的《一个精神病医生的手记》书籍信息:钟健夫,海南出版社,1992年11月第一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揭开七彩的假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fzk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