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招生官们为了尽快帮助学生完成志愿填报、学校申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现在,随着2019年考研项目招生工作渐渐接近尾声,招生官们终于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闲”了!
于是,小编也终于得到了与招生官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了!但让小编万万没想到的是,与往日的形象相比,招生官们好像都换了副新面孔。
那么,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你们“熟悉而又陌生”的招生官吧!
1.工作篇
面对学生时,招生官们无论是穿衣打扮还是言行举止,都透着一种高级感,精致优雅,端庄稳重。所以,你们见到的招生官们可能是这样的:
或者这样的:
妥妥的都市白领、职场精英对不对?但,这种“高级感”只是她们的表面。
2.生活篇
私下里,招生官们似乎又有了一副新面孔,不仅更加接地气(形象不要了~),而且非常可爱!所以,真实的招生官们可能是这样的:
或者这样的:
甚至,还有这样的(好像画风突变~~~):
3.口误篇
报名高峰期,由于报名学生众多,时间紧、任务重,为了督促学生尽快填写报名表,提醒学生提早参加复试,招生官们不知不觉间就形成了特殊的口头禅。比如:
王老师晚上加班到很晚,打电话想叫老公过来接,结果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你填报名表了吗?”
无独有偶。周老师也经常忙到没时间接孩子,有一次给正在医院复查的公公打电话,想让他忙完之后帮忙接一下孩子,结果电话接通后她张口就说,“爸,你复试(疑似中了复试的毒)完之后能帮我接一下孩子吗?”
后来,身怀六甲却仍然坚持奋斗在工作一线的王老师和段老师还曾打趣说,等到我们俩的孩子出生时,名字都不用取了,有现成的——一个叫报名,一个叫复试。(可以说是hin形象了!)
4.“夜不归宿”篇
在报名高峰期,每天review量高达500份,为了不耽误学生报名,招生官们经常忙到没时间回家。
后来,魏老师和2位陈老师(考考大家,看背影你们能认出来是哪3位老师吗~)索性“夜不归宿”,带上行李箱,在距离办公室不远的地方自费租住了一星期住宿环境并不好的所谓“民宿酒店”。
咦,画风好像不太对,不是说好两副面孔的吗?
哈哈,其实这一段主要是用来称赞我们招生官们的敬业精神的(其实是找不到槽点了~)。因为从三位老师身上,我看到了她们“急学生之所急,需学生之所需”的精神境界和道德追求。
5.出门不带行李篇
4月11日,Anya去了趟美国!
但是,她居然没有带任何行李和换洗衣服(可以说是很邋遢了),以至于在为期一周左右的“美国之旅”中,她每次都得跟美国的老师们解释为什么穿成这样就来了,而且还每天都不换衣服(这是一个有味道的信息)!
话说到这个份上,索性再爆点儿猛料,平时大家见到的Anya非常优雅、高挑,而且自带气场,形象一般是这样的:
但是,你们信吗?私下里的Anya简直就像变了个人:
上面这样的小编也就忍了,毕竟颜值还在线。但是,她却一再挑战小编的审美底线,竟然一边跳《燃烧我的卡路里》,一边唱京剧!
不过话说回来,不是小编怂,但是吐槽完Anya,还是需要给她正名一下的。
其实Anya是因为报名学生太多、奖学金名额不够用,才临时决定火速前往美国为大家争取新的奖学金名额的;所以根本顾不上回家拿行李,就连护照都是她父亲给送到地铁站的。最终,雷厉风行的Anya给同学们争取到了“叶史瓦大学卡茨学院将继续为商科、工科背景的同学提供读研名额”的机会。
八卦完我们的招生官和Anya之后,小编觉得有必要一本正经地认真做个总结了!
其实从去年年底,一直到现在,招生官们就牺牲了大量陪伴家人和孩子的时间,义无反顾地扎进了繁重的招生工作当中。连续4、5个月,天天坚持,为的就是服务好广大学生。
正所谓,“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作为老师,招生官们最幸福的事莫过于看到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因此,在文章最后,小编谨代表所有的招生官向学生们说一句:希望你们惜取韶华,不负流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同时祝愿大家都能学业有成、再放光芒,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一个都不能少,每个梦都要圆”,这是慧科国际招生官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