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回家的第二天,并没有想象中美好。事实上每次回家都是这样,回家之前的归心似箭,到家之后稀罕几天又磕磕绊绊,离家之后又开始怀念。这里面有我的原因,也有父母的原因。
回来之前,信誓旦旦,要早起,拍一拍家乡的日出,呼吸清新的空气,多陪伴家人。可事实是,我起床就已经九点多,饭后家人都有事出去了,我也只是躺在沙发上刷手机而已,一天的日子一晃就跑了大半。晚饭后看会电视剧,听妈妈和串门的奶奶聊会天,就该睡觉去了。
和家人相处,我的生活习惯总是不入妈妈的眼,买来的排骨,她坚持加冬瓜清炖,我说红烧她嫌麻烦,也不让我尝试红烧,担心做不好浪费。
妈妈秉持着农村人最简单的观念,能吃就行,不太爱打扫,用完的锅一直等下次用再刷,有一些得过且过。我洗碗冲太多遍也要被说,切完肉的案板多刷一会,也要被说,从外边回来喷个酒精也要被说。收拾一下,还要被揶揄假干净,继而又扯到我不赶紧找对象,结了婚住楼房,自己愿意咋干净就咋干净,不要在她面前嫌这嫌那。
每当这时候我就后悔为啥要回来找不痛快,后来改变策略,看到哪里不顺我心意,少提意见,自己悄悄收拾好。回家本是一件放松的事,可是两代人不同的思想意识摩擦,总会让我有些想逃离。
子女的年龄越来越大,肯定会有自己的想法,可妈妈好像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时的独断专行,只因为我穿着酒店的拿回来的拖鞋出门,就能大骂我一顿,或者剪一个与她预期甚远的发型也能生气很久。当然这些事情并没有频繁的发生,只是我们温馨日常中不多的插曲,我们仍旧是亲密的母女。
我也开始反思,是不是世上本就不存在极度无距离的关系,父母也好,爱人也好,子女也好。那些潜意识里,从小到大理所当然认为最不需伪装,坦诚无间的关系,其实也是需要一点点距离呢?
我的父母生在贫困的年代,生活状况一直到近几年才能称之为达到小康不愁吃喝,此前一直是负债累累,捉襟见肘。贫乏的经济状况让他们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能认识几个字已经是最大的幸运,因而更谈不上精神层面的富足,他们只知道食物看起来不脏,能熟就可以吃,孩子只要用功就可以考大学。他们不关心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大政方针,国际动荡摩擦,更不会知道什么是内卷,什么是同侪压力,什么是人口h利。他们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盘算着收成如何,闲暇之余看看抗日神剧,刷刷土味快手,这对他们而言就已经是快活的日子了。
我的经历与他们不同,那些令我愁眉不展的事,他们可能并不理解,当然浓浓的亲情下也有小小的埋怨,我也在尽量迁就,毕竟我自诩高他们一等的自由思想,也是被那贫乏精神所支撑起来的肉体,不辞辛苦,面朝黄土背朝天才供养出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