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朋友,将随性而为视作自己的人生信条,宣称只管自己问心无愧,他人怎么想与己无关。
朋友之间相处,力求不欠人情,停留的层面是互相不觉得累,这个累字多半是她自己觉得不累,一旦觉得累了,立即翻脸,根本不用管他人的情绪,而且还有叔本华的至理名言可以佐证,“如果一个人经常让我们不悦与生气,我们要考虑他的价值是否值得我们忍耐,如果是肯定的,什么都不要说忍耐,如果是否定,唯一的选择就是断交,因为人的性格是无法改变的”出自《人生的智慧》,随性而为就是这么洒脱。只能祈祷那位朋友不是一颗敏感的玻璃心,不然修复时间估计会很长。
同事之间,没有多亲密的关系,就是认识而已,一旦让她觉得不自在了,找好由头还回去。一日,她的工作材料放在了别人的冰箱,事后被该同事扔出去,且拍照晒在群里,她想了一天骂回去了。以后不再说话。遇到问题,肯定先考虑自己,不然会觉得不自在,他人怎么看,对应的是:那是你的解读,与我无关。
后来朋友更换了岗位,对于原岗位没有多少感情,站在现有的岗位上考虑问题。对于和自己搭档几年的同事,处理事情的流程是: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无法继续开展,同事私下沟通,她汇报自己的领导,事情搁浅,其它按计划参与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被迫停工,而他们工作进展并不受此问题的影响。经过专业人士将问题暂时解决,她当着前搭档,前领导、现同事、现领导亲自上阵验证,只管解决现在的问题就好了,以后的事她管不着。其它想长远解决问题的人的想法与做法都不是事儿。事后前同事很委屈的沟通整件事,她的信条再次出现了,整个过程没问题,因为她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搭档、同事的问题最后就被暂时性的解决了,要是委屈了是你解读有问题。
随性而为,很舒服,很轻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