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德的电影里,总是少不了暴力,性和边缘人。
电影《漂流欲室》里面,哑巴妓女和犯罪警察的故事,为他争取到了多项大奖。
每个人都有罪,而金基德把罪放大了。
我觉得《圣殇》比《漂流欲室》更有冲击力。
如有一个渴望亲情的人,突然有一天遇到了一个声称是自己母亲的人会怎样呢?
《圣殇》的男主,是一个以放高利贷为生的人,如若不还或者少还,就会用极其残忍的方式对待债务人。
债务人轻则残废,重则失去生命,而他们的家人也被搞得支离破碎,失去尊严。
然而一天,出现了一个女人,声称是男主的母亲,想要回来照顾他。
于是,渴望亲情的男主,从一开始拒绝,到后来享受这份亲情,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
殊不知,其实这是被他逼死的一个债务人的母亲,她想要让男主也体验失去亲人的痛苦……
最残忍的报复,就是感同身受了吧?
《圣殇》里面,居然还有一些《电锯惊》的味道。
那些残忍的手段,看着都让人觉得疼。
如此冷血,残忍的人,居然在期盼自己被爱;
这个拆散了许多家庭,让很多人生不如死的放贷者,居然想要自己情感的“完整”。
如此的对比,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也算是边缘人吧?
在我们身边,却常被忽视。
一个以前的朋友,去借了各种网贷,然后联系人写了我的名字和联系方式
——不止一个平台。
现在他全都还不清了,于是换手机,玩消失。
我却三天两头收到催债电话,实实在在的接触着这些催债人。
幸好,只是给我打电话,说着一堆不痛不痒的废话。
我就想问:当时留我联系方式的时候干嘛不给我店电话问我愿意不愿意做这个联系人呢?
当初借钱给他时,怎么不确认好资质呢?
说来这些催债人也不容易吧?
可能天天挨骂。
但是有什么办法?
挣得就是这份钱。
因为他们不会感同身受,
只是制造焦虑和生产威胁。
我,又能去报复谁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