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雪花依旧热爱着天空

雪花依旧热爱着天空

作者: 稻粱谋 | 来源:发表于2018-12-31 23:42 被阅读78次

          今天是2018年的最后一天,待临晨的钟声一敲过就是2019了。我却既少了青年时代的期盼,又少了千禧年的忐忑,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地波澜不惊地从指间溜过,从发间掠过,仿佛一切都是应然。除了按部就班的职场,还是照旧读点闲书,算是心灵的慰藉。每个人的读书体会自不一样,有人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有人丰富了饭后谈资,有人借以打发无聊的时光,这世界上的书太多,读书耗费不多耗时不少,倒也实在。我比较欣赏下面这段话,“每读一本书,我们便多了一些'已知的未知',将精神世界的边际向前推进一寸,未知世界的规模便扩大了一尺。这是折磨,也是令人着迷的地方”,与苏格拉底的那句名言“我所知道的就是我不知道”,有异曲同工之妙。“管它春夏秋冬,躲进小楼成一统”或许已成为读书人最后的精神堡垒,自由的王国。

          这话不太中听,有些桀骜不驯,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矫情,但其实一个“躲”字早已显现出无奈的苍凉,还何以矫情?如果说还剩下什么的话,也不过是可怜的自尊。王路在《沉住气,吃硬饭》里说,“屌丝永远相信自己会被女神垂青,正是他们成为屌丝的缘故。他们唯一能证明自己不是屌丝的手段,就是女神的垂青”。读书人何以证明自己不是屌丝,肯定不是女神、男神或者首长的青睐,而是自己所拥有的智力、知识,当然在反智时代最无一用是书生。

            站在2018最后一天的高处,回望历史自是必然,这与是否热爱无关,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不无处在历史当中,并正在创造着新的历史。有人历数丰功伟绩志得意满,有人命运多舛黯然神伤,有人自怨自艾,有人豪情万丈,但当知在无限浩瀚的天地间,人是何等的渺小啊!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人又是何等短暂的瞬间!这并非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人的自由意志,而是强调人不可能超越所处时代的限制。回望历史,人多被时代所裹挟,如同泥沙俱下的一粒沙子而已。《一百个人的十年》叙说了二十多个普通人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的悲苦人生,他们中又有谁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无论是拾纸救夫的荒唐~为了找到纸质材料洗清丈夫的冤屈,妻子拾了七八年的纸,堆在墙脚,却被炉膛里的火引燃,她与孩子一同葬身火海,而丈夫所谓的“罪行”不过是讲述了领袖藏身水沟不够光辉的真实故事,还有耸人听闻的六十三号纳粹集中营式非法监狱的恐怖,都不过再次证实政治无处不在的时代奢谈“穷则独善其身”是一种妄想症。朋友刘萍女士在六十岁结集出版《晴窗闲寄》,她描述自己母亲“从那以后,母亲就被恐惧攫住了,黑暗、阴影、风动、鸟叫、狗吠,周围的一切都是可怕的,她整夜失眠,半夜梦游”,最让人锥心,而这一切仅仅源于她出生在地主家庭,作为人质挨揍以逼迫外祖父交出金银财宝。即便几十年后她的外祖父外祖母仍然被讳莫如深,成为断裂的记忆。这让我想起了小说《软埋》里母亲的神经质,一个被人为尘封久远的故事……悲苦人生,却与谁人说?

            这一切究竟是基于何种原因发生?历史究竟会不会重演?或者说我们是否已经走出了历史的迷雾?中世纪与现代社会的本质区别在哪?连接历史与现实的到底是什么?  我读《重回耶路撒冷:犹太人的三千年》、《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牛鬼蛇神录全本》、《奥斯维辛的小图书馆员》、《解读希特勒》、《遇罗克遗作与回忆》、《大逃港》……历史既不是单线条的政权史政党史,也不是风流倜傥的野史,而是由无数阶层无数个普通人生活的历史,这也是近年来口述史、家族史、个人史、民俗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原因,我们只有以更广阔的视野去审视打量历史,才能还原历史的本原真相。比如文革史,就绝不是一部所谓迫害老干部的历史,而是一部法治全面瘫痪、人权丧失殆尽、文化惨遭蹂躏的历史,普通人比老干部承受了更多的苦难不堪。文革对当今的中国意味着什么,我们是否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甚或者伤疤尚未痊愈?我们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去反思历史,是摆在我们这一代乃至今后人类永恒不变的课题。我们对此准备了什么?准备好了吗?

    摄于墨尔本国立美术馆

            这如同空谷足音一般珍稀,我们被教导“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一切向前看”,自以为能够敷衍过去,其实心底里明白是在敷衍自己,欺骗他人。总有那么一部分人不愿意活在“楚门的世界”里,他们宁愿活在真实即便残酷的世界里,他们不停地奔走呐喊,似乎要唤醒整个世界。但他们多半是徒劳的,因为有人愿意永远地活在过去,“三不”法则(不看、不听、不说)是他们安身立命之本,“多磕头少说话”是他们的为官之道,因此即便穿透了历史的重重迷雾,我们仍然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无题

            秦晖的《传统十论》,钱满素的《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或许是历史幽暗中微弱的一束光,它无法照亮这个世界,但至少可以照亮人类心灵的一角。“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作为西方文明最重要的思想资源,在中国被误读为自由散漫、自私自利,实在是现代中国人的悲哀。不愿意劳神费力去探讨个人主义的本质,而是望文生义地理解为个人至上,然后狂轰乱炸地批判是伪道德士的普遍作法。爱默生是如此理解个人主义的:“人与人之间要像主权国家之间那样相待“,它划定了个人之间的权利边界,宣示了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的主权。人们常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但是个人主义认为“个人才是社会不可再划分的最小的组成单位”,显然个人主义更强调“人”的价值,而不是将“人”作为家庭、社会、集体、国家的附庸,欧洲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正是高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旗帜而彻底改写了全体人类的命运。钱满素说,个人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无可争辩地是和“社会平等”的概念同时产生的。“浪漫主义是感情上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是思想上的个人主义多元化,是社会领域的个人主义,放任主义是经济领域的个人主义,民主则是政治上的个人主义”。民主也只能在个人主义基础上诞生,因为民主是保护每个公民的个人权利,如果一个人肆无忌惮的妨碍民主的正常进行,他的权利最终也将失去保护。个人主义是对抗专制的最佳方式,每个人自我意识的发展,都是对犯有自大狂的独裁者的纠正,正因为如此,一切独裁者都反对个人主义,他们从来自视甚高,不喜欢不愿意把老百姓看成如同他自己一样的人,他们只是不敢再公开无视或鄙视人民而已。

    澳洲里奇蒙小镇自由飞翔的小鸟

            个人主义并不是为所欲为的许可证,它坚信每一个人都是个性自由,独立人格和个人权利的人。卢梭有句名言:“臣民关心整体和谐,公民关心个人自由”,个人主义在中国的萌芽和发展,或许将带领中国坚定不移地走进现代化,因为对人权的侵犯同时意味着对个人主义的侵犯,而经济市场化、文化自由化、政治民主化是现代国家的重要标志。

            个人是渺小的,不过是基于个人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而言。无论是从有神论的“人”是被造物,还是从无神论的“人”是进化的产物而言,我们都不能不承认人的神圣,人是自由的精灵。即便身处陋室,也无法阻止心灵的狂放不羁,自由飞翔,像羽毛一样。

    德阳石刻的古典厚重沧桑

            12月29日下起了德阳二十五年来最大的一场雪,妈妈回忆当年生我时也是如此大雪纷飞,朋友刘萍在家中赏雪赋诗《五古  晨起见雪》 ,最后一句“江湖不由已,斗室可凭栏”,友人称道,深以为是,借以自勉,在这隆冬时节,在这即将跨入2019的夜晚,在我52岁生日的当下。

    2018大邑县安仁镇展览作品

            时光流走的是岁月,留下的则是对历史的沉淀反思,对自身绝对正确的疑虑,对传统腐朽观念的摒弃,对自然和未知的敬畏,对人类感情的深厚……颜之推在《养生》中说:“夫养生者先须虑祸,全身保性,有此生然后养之,勿徒养其无生也;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感谢2018陪伴我走过的岁月,感谢与我相遇的人,感谢我的家人朋友。特别是今年,小女读大学六年来第一次在我生日欢聚,外甥女特地送鲜花出席,兄嫂送蛋糕祝福,感谢你们,感谢妈妈的关心,感谢妻子的操持!小女曾在去年我51岁生日的清晨时微信祝福我“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早安!快乐!"我相信,即便经历再多的艰难困苦,依旧无法阻挡雪花对天空的热爱。

          最后,祝朋友们2019一切安好!

    生日与妻、女合影于半山.慢时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雪花依旧热爱着天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gei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