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

作者: 0b72000aaa07 | 来源:发表于2018-10-25 23:26 被阅读0次
线框显示模型(哪怕没选择模型) 半透明显示模型(哪怕没选择模型) 4 线框显示模型 5 着色显示模型 6 贴图显示模型 7 灯光显示模型(当前无灯光,所以黑色) 复制模型(实例代表着修改被复制的子模型或父模型都会修改所有关联的模型),复制并变换:比如control + D 复制了一个模型,并向右位移,那么再按shift + D 就会一直往右位移并复制模型(变换的方法按照和上个模型的对比,比如上个模型移位了5个单位并选择50度,那么新复制的模型会在上个模型已经变换的基础上再按照5个单位并选择50度 变换) 对齐工具(多模型对齐用shift 加选模型再点对齐工具) 交互式创建模型 创建层 第一个:V代表在3D视图中显示    第二个:P代表层物体播放的时候在3D视图中显示(不影响渲染结果)    第三个:T代表线框显示,但是不可选中;R代表着色显示,但是不可选中  第四个:代表图层颜色,便于区分 没选中任何物体的情况下,shift + 右键 可调出创建模型标签 通道盒/层编辑器显示物体的属性, 输入:修改物体的内置属性  顶端的pCube1相当于Houdini的Translate节点 shift + control + 左键 可把被点击的命令添加到工具架里 添加工具架标签栏 分组 和 全部全中的区别在于:如果使用旋转(或缩放)模型命令是以一个中心轴旋转,而全部选中会以每个模型自己的中心轴旋转。  选择组里的某个模型,按方向键上 就会选择整个组,按方向键下会大纲视图里的第一个成员 可以把轴心点居中 选择模型 ,按住D不放,可以移动旋转轴心点或按下insert键也会出现,+ 和 - 可放大缩小选择范围 按住X键激活  捕捉到栅格 ,移动物体以栅格为单位。 按住C激活 捕捉到曲线  ,比如添加一条CV曲线,在曲线附近点击鼠标会被吸附曲线上,按住左键不放可在该曲线上移动。 激活 捕捉到点 ,比如移动模型上的某个点,会直接移动到鼠标移动方向的点上。(捕捉到点上,不代表合并点) 先点击物体再激活 捕捉到选定对象,比如添加CV曲线,在被激活的物体上点击,那么CV曲线的点就在表面上(鼠标点击的点在表面上,点之间的线并不是的) Control + h 隐藏被选择的模型,shift + h 显示模型(需要在大纲视图里点击该模型),Control + shift + h 显示所有模型;可见性:1代表激活,0代表隐藏 可在3D视图里显示或隐藏该标签里的所有物体,比如图里的多边形去掉勾号就会隐藏3D视图里的所有模型 笔刷选择模型下按住B再拖动鼠标可调节笔刷大小 双击选择一段线,可选择这段线的循环性 先选择一段线,然后再双击附近另外一段线(环形边内),即可选择整条环形边 选择一段线,control + 右键 到环形边并收拢 : 把选择的那段线的整环形边删除       到环形边:选中被选择的那段线的整个环形边       到环形边并分割: 在被选择的那段线上加垂直那段线的循环边   到循环边并复制:在被选择的线左右各复制一条循环边      到循环边:选择被选择的那段线的整个循环线     到循环边并删除:删除被选择的那段线的整个循环线 选择面的方式:窗口—设置/首选项—选择 < 键   或   >键   可以收缩或扩大选择的端面 向选定的多边形对象添加多边形以对其进行平滑处理 倒角属性里的分数代表倒角的大小范围,分段代表倒角里的段数 可合并点(只能用于点) 收拢工具会把被选中的边或面所接触的线都收拢到一起 合并到中心 会把选中的边或面或点所接触的线都收拢到一起  (收拢只能对边和面使用,而且选择不相邻的元素时,收拢是以各自选择的元素以中心,而合并到中心是一个中心) 点击 目标焊接 工具之后 ,先选择边或点,然后拖动到另外的点或边再放手 结合命令可合并选中的模型为一个模型。大纲视图里会增加一个模型,而原来的模型会转变状态(不要去删除,否则会删除合并之后里原有的模型的那部分);分离    命令会把合并的模型分离,并在大纲视图里多出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引用结合之前的模型,不要去删除原有的模型。 提取  工具可把选择的面和原来的模型分开。 编辑网格 里也有 提取命令 差集  先选择被减去的模型(保留下来),再选择减去的模型(不保留下来)。 缺点:布尔运算的精度比较低,计算后的模型布线比较乱 挤出命令 在编辑网络里,在选择面,点击寄出命令之后,先不要进行任何操作,点击下 蓝色的类似铁道部的logo按钮,会改变中心轴。同时选择面和一根曲线,那么面将会按照曲线的形状挤出(前提是分段要够,挤出的方向和创建曲线的方向要一致)。当按下挤出命令之后,必须要操作,不要点击之后在3D视图左键,其实这样会在被选择的面里已经挤出了(视觉上不影响,但是看顶点面之后被选择的面附近会有细线) 对象模式选择整个模型,然后点击     填充洞  命令或者选择需要填充的那个洞的一条边,然后再点击    填充洞命令,即可填充单个洞。缺点:如图,相邻的就填充不了。  点击  附加到多边形工具  然后点击需要填充洞的那条边即可出现图中那样,然后再点击另外一条边即可。如果点击的是相邻的边会是三角形。 桥接 命令需要2个前提:1,模型结合(网格—结合),2,边数量一致。选择需要桥接部分的所有边,然后点击   桥接命令  即可。桥接的属性:平滑路径+曲线会生成一条曲线,可控制它改变桥接部分的形状。 双击选择工具,下拉弹出窗口即可看到软选择工具 点击   插入循环边  命令之后   在某个边上拖动即可(会以那个边的垂直位置插入循环边),缺点:不能在正中心插入(contrl + 右键  ——环形边工具——到环形边并分割     可以在中心插入循环边)  偏移循环边工具 :以选择的那段线,在左右各一边添加一条与该线段平行的循环边 滑动边工具可对选择的边进行移动,但只能在它的范围之内(不能合并的意思) 显示点法线和面法线 双面照明会让正面和反面都是亮的 背面消隐命令     先选模型再点击背面消隐会让背面透明化(图中开启了线框显示) 反转  命令  可让被选择的面的法线反向;一致 命令 会让被选择的面的法线转向大部分的面的法线方向 软化边和硬化边的效果在图中,可对点   线   面    使用 该命令。        软化/硬化边命令   当数值为0时是硬化,数值越大越硬 多切割  命令 可随意在模型上生成边 多切割  可拖动鼠标给整个模型弄出线 曲面 并不是一体的,在顶端有很多控制点,移动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了。 先选择 编辑点   然后再  分离  ,即可分离曲线 控制顶点 在 曲线外,编辑点 在曲线上(曲线点用来添加,方法在下面) 先用 曲线点命令 在曲线上需要添加的位置点击下,然后再点击  插入结 曲线的上的方块 和 U  代表  曲线开始的位置 插入等参线   需要先设置等参线(在曲面上右键,点击等参线,然后在曲线面设置,按住shift键,可连续设置) 先在等参线模式,选择开口位置,然后点击 平面,即可封口 弯曲一个曲面,先用非线性里的弯曲  命令,然后调整那根线到和弯曲对象一个水平面,再调整曲率 曲面的挤出命令,和多边形的类似。不过曲面的挤出可以在挤出命令之后再修改那个圆圈 放样工具可以把多个曲线练成一个曲面 双轨成形1,是一个端口,双轨成形 2是二个端口, (双轨成形 1和2的操作方法是先点击命令,然后shift选择1个或2个端口,再选择两条轨道)双轨成形  3是二个端口+中间端口(双轨成形 3的操作方法不一样,要先点击命令,选择端口,不需要按shift,自动加选,端口选择完毕之后,按enter,再shift点轨道会自动生成)

相关文章

  • 机械设备安装技术

    设备基础种类及应用 垫层基础允许产生沉降:大型储罐 浅基础扩展基础联合基础:轧机独立基础 深基础桩基础:适用于需要...

  • 基础,基础,基础

    如果有人现在问我,JAVA该怎么学,我会告诉他不要急于求成,少看视频,多练,多思考。但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反...

  • 【Android】知识点汇总,坚持原创ing

    Android基础 Java基础 Java基础——Java内存模型和垃圾回收机制 语法基础 语法基础——C语法基础...

  • Java 基础

    Java 基础01Java开发入门 Java 基础02Java编程基础 Java 基础03面向对象 Java 基础...

  • 零基础学画画从入门到放弃

    零基础应该怎么学画画?零基础那就从基础开始学啊!基础是什么?造型基础和色彩基础。 造型基础就是用点线面组成起码能让...

  • 面试题汇总

    1.Java基础面试问题 Java基础之基础问题 Java基础之面向对象 Java基础之数据结构 Java基础之I...

  • 基础基础还是基础

    这次去面试,还是被基础给打趴下了。 对于PHP7的新特性没有了解。 对于TP的新特性没有了解。 再一个就是独立完成...

  • 零基础学UI设计需要美术基础吗?

    零基础学UI设计需要美术基础吗?零基础学UI设计需要美术基础吗?零基础学UI设计需要美术基础吗?零基础学UI设计需...

  • 基础基础!

    人生中第一个自主设计的实验方案终于得到认可^O^在设计方案过程中认识到基础知识以及细心的重要性,还有半个学期可以努...

  • Go语言基础语法--注释、基础结构2

    章节 GO语言基础语法--注释、基础结构(重要) 1.GO语言基础语法---注释、基础结构 基础结构注意事项 源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基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gfh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