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校党委率先在全省高校成立了党委教师工作部。这是我校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明确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主责,理顺教师管理机制,服务教师职业发展,完善“大思政”工作格局的又一有力举措。
自2013年解放思想大讨论以来,我校将教师培育摆在突出位置,统筹对教师的思想引领、管理服务,以建好生态链、筑好后花园、聚好正能量的“三好”机制,涵养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激发了全校上下主动担当、争先冒尖的干事创业热情,推动学校取得了2016年全省唯一一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7年全省唯一一位“国家杰青”等一系列突破。
我校党委的主要做法和成效是:
第一,建好生态链,打通了发展渠道。调整了机构、明确了职能、整合了资源。补齐了载体空白。成立教师工作部,补齐了教师思政工作的载体空白;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夯实了教师发展的载体基础。理顺了机构职能。由教师工作部负责教师思想锤炼,统筹开展思政教育、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发展中心服务教师业务提升,服务教师培训、教师教学和科研、教师发展等,仅去年就选派教师到国内外深造、挂职和培训200余人次;人事处服务教师职业发展,比如,在深化教师职称评聘改革上,就打通了破格晋升职称的“绿色通道”,已有26名优秀教师通过校聘教授、副教授获得晋升。构建了生态体系。整合部处职能,将教师工作部与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合署办公,三块牌子、一套人马,通过一站式服务,构建了思想锤炼—业务提升—职业发展的“生态链”。
第二,筑好后花园,健全了关怀机制。建立健全了思想关怀、制度关怀、生活关怀等制度。坚持高位推动。出台了《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万明同志任主任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委员会,开展了师德师风专项建设,建立了贯穿教师职业全过程的师德培养机制。强化底线约束。建立健全了师德督导、违反师德惩处等机制,把师德考核作为教职工年度考核、岗位聘任、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的重要内容,明确对师德“越线”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凸显人文关怀。对年满55周岁的教师只参加年度考核、不参加聘期考核。大力加强子弟学校建设,引进了一批全国吟诵名师、省级骨干教师;投入400余万元,使子弟学校环境焕然一新,并单独设立教工子女班,让教工子女享受最好的教育、青年教师能潜心工作。
第三,聚好正能量,选树了先进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汇聚学校事业发展正能量。树好了花椒形象。开展了“最美花椒”“服务之星”等评选活动,选树了教育系统唯一一名“龚全珍式好干部”提名奖获得者舒曼等一批师德师风过硬、业绩能力突出的先进典型。讲好了花椒故事。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徐长节,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徐杰玲等优秀教师,请上教师节大会、开学典礼等节庆活动讲台,分享奋斗经历,激发了广大教师学先进、争先进的热情。形成了花椒现象。优秀典型形成辐射效应,讲担当比奉献,敢作为勇冒尖在广大教职工中蔚然成风,涌现出全国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刘一南等一批优秀教师,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等一批优秀团队,推动学校取得了2017年全省唯一一个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等重要突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