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时课堂
如果你是摄影初学者,一定听过“三分法”……
如果你玩了一段时间摄影,一定鄙视过“三分法”……
Tavis Leaf Glover是一位美国夏威夷的摄影师,同时也是一名美术老师,他发表了一篇颇受关注的摄影技术文章《关于三分法构图的10个迷思(10 Myths About the Rule of Thirds)》,目的在于指明三分法(Rule of Thirds)构图方式所存在的误区。万事都不能一概而论,有误区(Myths)当然要正本清源,但如果只是为了否定而否定,也就是制造另一个误区。这篇文章虽然有很多具有争议的主观见解,但仍然很有参考价值。
什么是三分法?
三分法构图是我们初学摄影接触到的最基本的构图方式,就是把画面横直都分为三等分,共划分九格,画面出现两直两横的垂直及水平线,当中有4个交错点,这个理论就是要求把主体安排4个交错点上,原因是这四个交错点最易吸引目光,而且,画面的垂直及水平主线(明线或暗线)都要安排在四条横直线上。由于两横两直线就是中文的“井”字,因此我们又称之为井字构图。
▲“三分法”示意,画面的主体住现在三分线的焦点处
由于这个构图理论简单明了,近年来广为流传,常常能在网上的速成教程、摄影理论书籍看到,但如果有相当拍摄经验的朋友都知道,这种三分法构图理论对摄影而言,以前是没有的,只是近十多二十年间才出现,特别是数码相机的出现及网络传播流行之后,大量的构图方法涌现。三分法构图本是一种绘画构图理论,在以前的摄影构图理论中并没有用到过,直到近年才把这个理论复制到摄影领域由于它很容易掌握,一些较深入的构图理论都因此被忽略,在一个快速消费的时代,劣币驱逐良币,这是正常不过的规律。
但事实告诉我们三分法并不是万能解药!!!
10个误区
01
三分法构图使画面看来悦目?
不少看似三分法构图的照片都十分悦目,但那真的是因为三分法构图吗?Glover提出完形心理学(Gestalt)去解释,指出不少作品都用了图形-背景关系(FGR)去令主体从背景分开,从而让主体明确。Glover还提出很多作品是采用了引导线法则(LOC)或者用了主题反差(GAC)的原则去突显主体。总的来说,很多图片看起来赏心悦目并不是因为采用了三分法构图,而是更高级的构图方法。
Glover认为,布列松著名的《单车》之所以抢眼,并不是因为构图,而是使用了图形-背景关系原则,让主题从背景中凸显出来。
但布列松用的构图方式并不是简单的三分法构图,而是...标准的黄金构图!
没错,布列松准确到毫无人性的Snapshot就是标准的黄金分割。
02
专业摄影师都用三分构图法
Glover认为,不少教材以专业摄影师的作品为例来说明三分构图,例如Annie Leibovitz的大作都可以划个井字把画面的构图作出分析,其实她的作品比想像中复杂得多,若以动力学对称性去分析可能都不够。
Annie Leibovitz的这张作品乱中有序,要怎么划分构图?
试试用三分法构图去解析,貌似完全符合。
但Glover说,这张照片的构图其实极其复杂,甚至可以分三组动力学对称原理去分析。
其实,这幅照片本身就是要分开三个部份,是Leibovitz特别为杂志拍摄的封面连对版拉页,整体就是三个杂志版面,所以构图时,人物就分三堆去考虑,左中右每一部份就相当于一幅独立照片,它们之间就以文字分隔。为出版物拍摄,要和版面的美术总监协调构图,不能单纯以一般照片分析。
03
它可以主宰目光的取向?
三分法构图的理论是那4个交错点可以主导观众的目光,但Glover指出,如学会了连续性法则(Law of Continuity),对引领目光更有效,其中滕蔓线条(Arabesque)最是吸引眼球,它就是引导性的曲线,例如梵高的画就用了这一种技巧。另外,Coincidence(巧合)也是一种可用的技巧,它其实就是隐藏的引导线条。
04
只把主体放在黄金点?
这一个理论是指主体在画面中央会太沉闷,用了三分法构图,即主体移到左或右,构图就会好得多,其实,不少摄影作品也会把主体放在中央,如果要把主体放在三分法构图的交错点,那么,在对角的位置就会安排一些副主体作为视觉心理的平衡。
如果左下方是主体,按照三分法的构图,右上角就要安排平衡物体使得画面变得均衡。
确实,如果没有安排均衡物,画面就左重右轻,但是,Glover太过挑剔三分法构图了,因为无论是否用三分构图法,画面的均衡都是很重要的,只是个别书本或网站教人用三分法构图总是忽略了画面均衡的重要,这是并不能一概而论认为三分法构图不平衡。
05
为了构图我们需要留白?
Golver提出三分法构图令到画面出现太多不需要的留白,如果把它们裁走,画面才完美,但裁走之后就不是三分法构图。
他建议直接做中心裁剪,把多余的留白裁剪掉。
Glover在这一个误区的说明中,举出大师Gregory Crewdson的这张作品有太多留白空间,这些留白使画面累赘。但是,Gregory Crewdson的本意就是利用这些留白空间营造作品的孤寂气氛。所以留白的好与坏要根据作者创作的意愿判断,但是无意义的留白的确是画蛇添足。
06
初学必学三分法构图?
Golver指出三分法构图被过份地吹嘘,甚至被指定为初学者必学的技巧,他认为三分法构图对如何正确理解构图只有很少的帮助,反而会限制住摄影师如何进一步把作品的构图做好,把摄影师初学者带入一个死胡同,他建议大家要先学会动态对称(Dynamic Symmetry),因为它的对角线技巧能为画面创造出节奏感,令构图更有力量。
07
文艺复兴时创造出三分法构图?
有人提出三分构图是非常古典的构图方法,早在1797年就有人提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传统的美学标准是黄金分割(Golden Section)。只是两种构图在某些情况上的比例比较类似,所以容易使人混淆。
17世纪Johannes Vermeer的画作,精准的黄金比例构图
08
人眼最受交错点吸引?
三分法构图理论提出画面中4个交错点最能吸引目光,Glover就认为这是一个误区,因为事情不是这样简单,吸引目光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只要用了上面提过的主体-背景对比(GAC)原则,主体在画面中够大,不管处于哪个位置都能够吸引人。
此外,Glover又提出边缘闪烁(Edge Flicker)的理论,提出如画面边缘出现高反差的物体,就会分散了主体的注意力,因此要注意画面结构,避免边缘出现碍眼的物体。
09
后期时用三分法构图拯救失败作品?
Glover认为构图只能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即使原图经过裁剪之后能够挽回构图,但大幅度剪裁只会浪费像素,他认为尽量不要裁剪,正确的做法是拍摄时做到构图以免浪费宝贵的像素。
这张照片要大幅度剪裁才完美,但这样就浪费了大量珍贵的像素。真正应该做的,是在拍摄前期就做好构图,而不是期待用后期三分法来裁剪。
10
交错点或黄金点制造张力?
Glover重申把主体安放在画面中的三分法构图交错点不会为画面制造到张力,他提出一个「接近法则」(Law of Proximity)可以制造出视觉的张力,他举出西斯廷教堂天花板的一幅名画作例子,两只手几乎接触但又未到,就是「接近法则」所造成的张力。
培养自己的辨别力才是最重要的
Glover提出的很多技巧和观点都可以用以创造出精彩的构图,他叫大家放弃三分法构图并以动态对称构图法代替,原因是动态对称构图法也十分易用,而且在艺术进程中远比三分法构图更多的可能性。
三分法构图只是一种简单而快速的构图方法,方便摄影师在快速取景时简易地理解及安排画面,它并非构图的唯一法则,它演变自有漫长历史的黄金分割,因为摄影师在快速拍摄时凭肉眼观看取景器,难以准确以黄金比例划分画面,把它简化为三分法构图就轻易得多。
确实,三分法构图是近年来才较多被提及的一种方法,没有人说过它是唯一的构图法则,Glover写本文提出的论点不全对也不全错,对的是滥用或误用三分法构图确是一个误区,错的是没必要把三分法构图法一棒子打死。
- End -
谱时摄影将今后的文章
加入谱时课堂栏目
分享你能用到的摄影技巧及干货
热爱摄影的小伙伴
将手机刷向上方关注“谱时摄影”
谱时课堂我们将于每周五与大家见面
祝大家圣诞快乐,周末快乐
"谱时图片直播"
3分钟看到现场成片,第一时间传播分享,赋予活动和品牌更多曝光。覆盖北上广深等40余座城市。支持活动会议、体育赛事、文艺演出等拍摄场景。
了解更多,点击☞谱时摄影 | 图片直播开创者
客服电话:4000-520-36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