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
《中国哲学史》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然后才能归入潜默

《中国哲学史》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然后才能归入潜默

作者: justaqueen | 来源:发表于2023-03-26 12:18 被阅读0次

哲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人类思考的结果,通过人类头部一些人人的思考,汇聚成某种思想。文人学者所处的时代不同,境遇不同,感悟也便不同,但是即便是不同,大抵也逃不过几种既定的程序模式,所以最终人类的哲学思考,基本也就处于几种不同的方向。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工整整齐,可以一览华夏的几种思想。但是总觉得中国的哲学思想,不应该这么简单,工整,其背后应该是有一条或者几条暗线才是。因为初步接触哲学,也不能表示太多,只能以后多方了解之后再做定论吧。

照例,摘录一些有意识的话:

《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

>> 中国哲学家们的社会经济思想都强调要区别“本”和“末”,农业生产被认为是立国之本,而商业则被看为是立国之末端,因为经济生产主要靠农业,而商业只关系到产品的交换。

>> 农民像婴儿那样单纯朴实,惯于顺服长上,比较不自私,他们的物质财产复杂多样、难于移动,因此,国家遭难时,农民不会弃置不顾;商人则自私奸诈,计谋多、不顺服,他们的财产简单、易于转移,因此国家有难时,商人往往自己逃跑,不顾国家

>> 人的生活方式受经济背景的制约,而他以农业为上的思想又显示那个时代的经济背景对他的思想制约。

>> 任何事物都包含了对它自己的否定。

>> 中国的社会制度便是家族制度。传统中国把社会关系归纳成五种,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 《庄子》书中说,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方,就是指社会。

>> 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这两种思想看来相反,其实却是相反相成,使中国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得以较好地取得平衡。

>> 由假设观念出发的哲学家喜欢明确的东西,而由直觉出发,则需要重视不明确的东西。

>> 希腊人生活在海洋国家里,靠贸易维持繁荣,他们首先是商人。商人就要与账目的抽象数字打交道。然后,他们才和数字所代表的具体事物打交道。这些数字是诺斯洛普所说的来自假设的概念,因此,希腊哲学家也以从假设得到的概念作为思维的出发点。他们发展了数学和数学的思维。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认识论成为他们的问题,而且使用的语言如此明晰。

>> 汉语里,“家”首先是指家庭或住家,它表明是个人的或私人的事情。在有教师以私人身份讲学、发表个人的意见之前,谈不上有思想家。

既然这些教师各有自己的专长,又是各人发挥自己的思想见解,于是有些教师以讲授经书、礼乐见长,他们被称为“儒”或“士”;有些教师精通兵法或武艺,他们被称为“侠”;还有些教师擅长辩论,被称为“辩者”;另有一些人以巫医、星相、占卜、术数见长,他们的知识被称为“方术”,这些人被称为“方士”;还有一些人凭对政治的实际知识,献纵横捭阖之策,成为诸侯王公的顾问或官员,被称为“法术之士”;最后,还有些人,具有学识才干,而对当时的现实政治失望,遁入山林,被称为“隐者”。

>>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侠”或“游侠”。《史记》中称他们:“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游侠列传》)这是他们的武士道德。

>> 圣人洞察事物的本性,因此不会由于世上的各种变化而心中波涛汹涌。他的生命独立于外界事物,因此他的心灵快乐也不受外界所左右。他可以说是达到了“至乐”。

>> 当时,反对后期墨家这种观点的,主要有两派意见:其一认为,天下之人无数,一个人怎能做到爱天下人?这种反对意见被概括称做“无穷害兼”;第二种反对意见认为,如果未曾爱某个人,就是未曾爱天下人,那么,杀一个强盗就违反兼爱的宗旨了,这种反对意见称做“杀盗,杀人也”。后期墨家就运用他们的“辩”来驳倒这些反对意见。

>> 周朝初年封建制全盛时期,每个贵族都有世袭的术士。贵族有任何重要行动之前,必先问卜。随封建制的逐渐没落,这些贵族世家的术士渐渐失去地位,散落社会,但继续以方术为生。这是“方士”的由来。

>> 这是阴阳家对中国思想的贡献。阴阳家试图以自然力量来解释自然现象,代表了一种科学探索的倾向。它总是和事实打交道,就这一点来说,它具有积极的意义

>> 《庄子 ·天道》篇中称帝王之德在于“乘天地,驰万物,而用人群”

>> 程颢称他为“风流人豪”。他把自己的住所命名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

>> 按照朱熹的思想,理是客观外在的实在,无论心存在与否。而按照王守仁的思想,若没有心,便没有理。心为宇宙立法,理是由心立的。

>> 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然后才能归入潜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哲学史》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然后才能归入潜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gmo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