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追风筝的人》

读《追风筝的人》

作者: 思思ly | 来源:发表于2017-01-15 15:17 被阅读25次
读《追风筝的人》

       绚丽浓郁的封面,夕阳下橙黄的天空,大朵大朵的云块炫耀美丽,神秘的紫与闪耀的黄形成强烈的对比。一只风筝自地面升起,被长长的风筝线牵引。。。追风筝的人应该还在追随的路上吧?没有人物出现,只有无限遐想。。。

       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一场风筝比赛,阿米尔为了赢得爸爸的好感而勇夺冠军,哈桑为了保护给阿米尔追到的第二名掉落的风筝,而被坏孩子阿塞夫欺辱。阿米尔看到一切,却因为懦弱并没有挺身而出。之后的日子阿米尔由于无法面对哈桑,又设计逼走了哈桑。阿富汗战争爆发,阿米尔和父亲逃往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沉重的罪恶感、悔恨与痛苦一直折磨着他。为了赎罪,再度返回离别二十多年的故乡,却发现一个惊天秘密。哈桑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当儿时的梦魇再度重演,这次阿米尔做出不一样的勇敢的选择。阿米尔费尽周折,将同样饱受凌辱的侄子索拉博带回美国,告诉他,“为你,千千万万遍”。为侄子追风筝的时候,阿米尔也已经追到了那只象征正直、善良、忠诚的风筝。

那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回首前尘,我意识到在过去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终在窥视着那荒芜的小径。”

      父亲和佣人的妻子生下了哈桑。一份完整的父爱被拉扯成两半,因为负疚把更多的精神父爱给了哈桑,物质父爱留给了阿米尔。父亲一生把自责变成善行,凭一己之力建造孤儿院;帮助无数需要帮助的人,深受人们敬意和爱戴。在他人的生命中留下烙印,“帮我盖了房子”“我走投无路,他借钱给我”“帮我找到工作”。。。这是父亲自我救赎的方式。父亲走在救赎的路上,完成自己救赎的一生。

       命运轮回。

       阿米尔回到阿富汗要接索拉博去美国,要替死去的哈桑将侄子抚养长大。阿米尔最先遇到的阻碍竟然是儿时荒芜小径上的阿塞夫。这一次,阿米尔终于抛去怯懦勇敢面对敌人。尽管是比他强壮的阿塞夫,尽管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打架,尽管他被打的奄奄一息,却不曾退缩。阿米尔在阿塞夫疯狂的武力和咆哮中发笑,痛快地笑!因为,那一刻,他知道他的心病已愈,他得到了救赎。他成为了有担当,勇敢的阿米尔,那是父亲曾经的期许。

      “好笑的是自1975年入冬以来,我第一次感到心安理得。”

        继而为领养索拉博心力憔悴,为索拉博的自杀而自责,为索拉博追风筝的时候,“为你,千千万万遍”。阿米尔已经追到了风筝,也追到了勇敢、善良的自己。

        在起伏的情节,种种的磨难中我们看到了善良、正直和救赎。这是我们所期望的人性的美好。

      《追风筝的人》在阿富汗战争的大背景下,给我们展示出一个灾难重重的阿富汗,曾经平和安宁的生活支离破碎,民众背井离乡陷入水深火热的生活。不由得我们痛恨战争,痛恨种族歧视,期许世界和平。

相关文章

  • 错手放飞的风筝,我来追

    错手放飞的风筝,我来追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

  • 追梦的人——读《追风筝的人》

    知道有这么本书很久了,一直都没有想看的想法,也没有买回家的意思,即便为了凑书单买来也一直没有看,年前书荒严重时也不...

  • 我追——读《追风筝的人》

    原创 二附中默然凤 6月24日 斗风筝比赛是阿富汗人古老的冬日风俗。比赛一大清早就开始,直到仅剩一只胜出的风筝在空...

  • 读《追风筝的人》⑤:追什么?

    《追风筝的人》这本书的主题太多样了,书中人,看书的人,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只追逐的风筝。 对于阿米尔而言,他...

  • 我追——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我追”,短短两个字,是《追风筝的人》这本书的结尾,也是书中故事的结局!既是终点,也是起点,读完心中有遗憾,因为我...

  •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我们都应努力去追我们内心的风筝。 在读这篇小说的过程中,我在心痛的同时感到的是涓涓流水般...

  • 如果对自己勇敢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如果追风筝的人手里拿着...

  • 追《追风筝的人》

    本周读书心得:一个三晚查课中偶然发现某班一男生手里拿着一本书全神贯注的读,直觉告诉我,肯定不是教科书,翻开书皮,我...

  • 救赎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

  • 追风筝的人

    开始读《追风筝的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追风筝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gny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