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北京,我来到这个城市20年

北京,我来到这个城市20年

作者: 新影随心写 | 来源:发表于2023-11-29 20:15 被阅读0次

一、回忆杀--20年里的心境

北京,我来到这个城市已经整整20年了,在20年之前我还是一个连火车都没有坐过的东北姑娘,那时的自己认为北京就是南方。也难怪我有这样的认知,因为地理考试就没有“及格过”,直到现在出门都要靠导航,至今也还傻傻的分不清应该是“左东右西”还是“左西右东”。

北京和东北,名字里都有一个北子,那自然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这两个地方的人都号称自己说的是标准普通话,然而我来之后才知道,一个地方的人,开口是猪肉炖粉条子味儿;一个地方的人,开口是油炸胶圈沾豆汁儿的味儿;

这两地儿自然不同的地方那就太多了,来了以后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季节的差异,同是北方,为什么夏天就比东北热,春天比东北来的早,持续时间还那么长?这也难怪,因为自己地理没学好啊。

来北京那年是2003年的非典,此时回忆起来已经全然的忘记了5月底6月初京城的样子了,不知道当时的天气是不是如现在一样燥热,但是人们出行是和现在一样的,大家会在一些公共场合选择性的佩戴口罩,如果说用一个词形容一下那个时候的自己,如果用“稚气未退”都觉得高抬自己了,我觉得用“傻里傻气”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

虽然自己也是上过学的人, 但是来到了首都,觉得自己真的就是一粒沙粒,不是说融入这个城市我有多么渺小,而是一颗沙粒流入汪洋大海后的那种未知感。

 同样是一场病毒战,但那时候眼里看不见、心里装不下,而这三年的新冠病毒,不知道自己已经经历了多少忐忑、恐惧、和对不确定性彷徨,一样的城市,是相同的我,面对类似的“病毒之战”、因为是在不同的时间里有了不同的责任,所以就有了不一样的心境,又该如何感叹岁月如歌呢?

二、回忆杀--最初印象

那个时候的北京,不管白天还是还是夜晚,天桥上、天桥下都有乞讨的、摆摊的、拉二胡弹唱的,对比他们的生活我是人上人,幸福生活里有闺蜜给托底,那个时候曾几度在夜深人静的黑夜里想起老妈从小唠叨我的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样富有哲学性的名言金句铭记一生。

北京有个号称最大最牛的“村”,我就在那里上班,300路公交没有空调,两节大车厢,中间是那种像“胶皮管子”一样有褶皱、层层叠叠的链接组织把两节车厢连接一起,一拐弯的时候,站在连接处的人就会随着惯性,像蛇的身体一样跟着车厢左右晃动。

 300路当时沿路途径20几个站,所经过站点基本都是“蓝白领”努力的,打破脑子赚钱的地儿,所以一到早晚高峰,无论春夏秋冬,300路公交上就会上演“上车靠挤、下车靠推、到站前吆喝的把戏”,对开的车门随着开关气阀一声响,准会有人喊:师傅等等有人下车。要么就是:师傅,头发被夹住了再开下门。或者包还在车上了人下来了……,诸如此类的事每一趟车上多了去了,门口的不是被挤成相片状,就是险些被车门夹了屁股,那个时候谁会去想今天的北京城,已经是遍地都是共享单车,地铁四通八达呢?曾经挤300路公交的年轻人,你们现在还好么?还在这个城市么?

 我对北京的最初并没有特别好的印象,源于一次买东西,北京的一个阿姨和天桥上三轮车卖水果的小贩吵了起来,细节不知道是什么,但是我听到的是,那个阿姨大概意思说人家是外地人,说了很难听的话,我做为一个刚来北京城的外地姑娘,自然也就对所有北京人一棒子打死,给他们定了罪“-----北京人排外,北京人不懂得基本的尊重”。所以从那个时候起,我觉得我开始不喜欢北京人了,可是我的闺蜜就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这姑娘还就是一个热心肠、人实诚、拥有北京大妞儿的好爽,我说她是北京人里的精品,可是说也奇怪,后来我又嫁给了一个坐地北京户里的胡同串子,那我也安慰自己说:本姑娘慧眼识英雄,精品都逃不过我的眼睛,从此在北京扎了根、生了娃、开上了四个轮子的车、还住上了一层以上的楼房。

三、回忆杀--昨天和今天

刚来北京没多久,为了可以自力更生,独闯天涯,就在一个拥有人间天堂一般地名的地儿租了一个地下室(上地),地儿名真不错,可是所住环境离“上帝”有点差距,但也算得上人间烟火,住那里最怕的就是下雨,因为上厕所要去公厕,那个时候还没有“厕所革命”,村里的厕所和我们东北的茅坑差不多,所以一下雨,真的是不憋到一定程度,真的是打死都不想去,在东北农村好歹出门,找个方便地方可以随地解决下小手,可是在“上帝(地)”这里是不行的,好歹这是首都厕所啊,大的小的都得如厕,下雨的时候男厕那边进一个出来俩,女厕这边举着伞,穿着各种花睡衣排队就跟麦当劳肯德基取汉堡一样壮观。

来北京20年,正儿八经的,认真呆过五个公司,我的每一份求职简历上都会保留“村里”这份工作,我没有去刻意遮盖修改,没有在这段经历上弄虚作假,因为这份工作对我一生都有非凡的意义,它让我在北京扎下了根,在这人来人往,对于我来说曾经高不可攀的都市里开了花、结了果。

写到这里,想到了爸妈说:没有大闺女,我们这辈子都去不了北京、我们这辈子都看不到长城、我们这辈子都坐不上飞机,我们这辈子都看不到毛主席。想到了开着我家四轮车带着二老行驶在长安街上的夜色,想着副驾驶上老父亲透过车窗看着车外的霓虹灯的心境,想着他们在老家,在那些老头老太太面前的“吹牛”... ...。想到这些心里涌上很多的快乐和喜悦。

我是一个喜欢简单事物、喜欢平淡无奇、喜欢把自己藏起来的人,可是我却偏偏喜欢看爸妈在外人面前吹牛她的闺女,我嘴上不说,心里却美的很,每当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也有最“虚荣”的一面。

四、 明天与未来

20年的时间,从锐气年华到不惑中年,不急不躁、不温不火。

20年的时间,平平稳稳,岁月横纹替换了曾经的稚气,爬上了眼角。

经历过的都以成为故事,这些故事偶尔像放映机一样在脑海里一帧一帧走一遍,时刻提醒着自己“贵人相助终身难忘,有缘人相遇相识也都是上天的恩赐于我。

走过的每一条路即是偶然也是必然,在每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曾经的自己也有过今天学子们笃定人生的眼神;在拿到每一次成绩单的时候内心也无限狂喜;

这20年里每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上也有很多徘徊不定,犹豫不决、焦灼等待,但是每一步都是扎扎实实走过来的。

再过20年我到花甲,如果顺利以换了个身份角色,40年足以让我和这个城市有了更多的情感,它将成为我生命里的第二故乡,第一故乡的情系可能已经慢慢淡去了。

东北和北京,它们俩的身影会在我逐渐衰退的记忆中不断重叠,然后再叠加中慢慢淡去,直到我最终变成落叶以后,故乡也就不复存在了。

那时的自己已成为光、成为影、真的就成了一粒沙,但是不是融入大海,而是深埋于这座城市的某一个角落深处,永远永远......

相关文章

  • 来到这个城市

    我来到这个城市,这里的街道就与我有关 不同的地方,都有相同的阳光,雨露和风 在天台上晒着冬日的阳光 在楼道里感受夜...

  • 北京这个城市

    上班的日子和上学真的非常不同。明明拿到的钱比以前多了,却离自己想过的生活远了,甚至连上学时宽裕都没有。每天计划着房...

  • 北京这个城市

    只有今天,开始走在北京的这个城市,开始在早上散步的时候,才发现,从来不曾问自己的一个问题,就是到底喜欢不喜欢北京这...

  • 北京这个城市

    去过一次北京 便不再向往别的城市 整个城市 满足我对一座城的所有想像 我那硬骨头的身体 经不起诱惑 受不住赞美 所...

  • 北京这个城市

    #日更打卡# Day78 《北京这个城市》 最近各大平台都在出【2018总结报告】,最先出来的是樊登读书,然后是知...

  • 你在北京还好吗?

    北京是一个有魔力的城市,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们来到这个城市,还记得当初你是为什么来到北京的吗?无数人向往的北京,...

  • 来北京整两年

    2015年9月12日来到北京,距今刚满2年。 我喜欢北京这个城市,我来到这里的原因是:我喜欢快节奏的生活。 生命只...

  • 我后悔来到北京,遇见这个人

    每年总会有一段时间,会强烈的怀疑自己来到北京到底是为了什么。 做着一份不好不坏的工作,吃着油盐厚重的...

  • 聊聊北京这个城市

    来北京是毕业多年以后的事情,想对北京说:相见恨晚 有太多的媒体文章在说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的优劣等等,确实,每一件事...

  • 独白

    来到北京这个城市,快半年了,当时信誓旦旦的说不喜欢在这个城市生活,经历过懈怠,无助,最后还是逃一般的来到了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京,我来到这个城市20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gpf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