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

作者: 素喜123 | 来源:发表于2020-08-04 13:06 被阅读0次

所有一切都来自于生活,归去也是如此。每个人都带着自身的原始基因奔赴于人世,为了世俗的使命,搭上一切拼搏奋进。原生家庭固然是重要的,幼年的生活环境垫定了心的稚型,可以说决定了未来的生活轨迹,当然也有某些有突破性的变化的,但是一个人的幼年对未来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事。我们用十多年挣脱幼年的年轮,却要花大半生去回顾它,甚至成年人在社会中遇到挫折,困苦时,或者独自失意时,能够回忆的,肯定是触动内心的最初的回忆,就是幼年时光,而且在成长的轨道中,要是有一样能够坚持的爱好,是最好不过的了,这些虽看不见摸不着,但在某些时刻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时常回想自己上中学那个阶段,我知道自己错失了很多知识,记得初中时很多城里的同学都特别聪明,他们有明显的优越感,这跟学习成绩是无关的,城里娃也比村里娃显的机灵,好像啥都懂一样,小学在自己村里上,同学圈子相对狭小,而升上初中后,如同进入一个新的社会,适应性强的,或者长的帅的漂亮的,能言善语的往往很快会融入新的集体,但是大部分都相对羞涩,那个年代,能够接触的新鲜事物不多,像入中学这件事,足以改变我们的世界,无论内在还是外在,很多小学的三好学习,一进中学成绩瞬间一落千丈,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学习好的暗地里争相前进,心不在学习上的总是想着如何能够引起某位帅哥或美女的注意。总之那是青春,独一无二,没有人能为它准确的下定义,仿佛永远不会结束,永远没有终点一般,迷茫的依旧迷茫,燥动依旧燥动。

幼年生活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观看自身就是典型,如同小树苗,施没施过肥,长大便知,都是非常朴素的道理。我们的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地地道道的农民,如若不是城市化的进展,我如今也是一位农民,这在早早辍学的那一刻就烙于身上。虽是外出打工,那架式仿佛永远不再回到这荒偏僻之地一般,热切与期盼,仿佛过年敲响的手鼓一般,在心中独自欢腾。但在嗟跎完青春年华后,晃然醒悟,一切的我以为,仅仅也是我以为罢了,现实从来不给我们多余思考的空间,就像无论世界发生多大的事,时间依旧按照它即定的程序一秒不落的行走一般。肉身终有衰老的那一天,有时候不太敢想,不知在那种状态下,我这爱扑腾的心,会作何抉择,一切依旧是未知,花了近三十年来体验生活,或许余生就只剩总结与梳理了吧,一切总会以某种正确的形式重新镶嵌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仿佛我们摩拳擦掌许久,就是为了等待这一刻一般,一旦它到来,一切都将严丝合缝,合二为一,堪称完美。

我是一个特别容易被思绪绑架的人,有时候想琢磨一些东西,但如论如何也回想不起来自己的困惑,常常在这些事情上花费大量时间,也是不值得。偶尔会想,到底什么才是真正适合我的生活,而又不至于离现实太远,答案是:作一名自由撰稿人,但是自己又不是从事专业写作的人,差距未免有点太大,但是这个梦想相比出一本自己的书还是要容易许多,当然都要看自己未来的时间流向,一切都有可能,就看自己能不能持续上向,奋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gqj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