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早分享#早安,我是趁早晨读官米思吴,今天是我为你每天分享一本书的第245天
今日共读:《奈飞文化手册》以下是本书干货,一起趁早学习吧
奈飞的企业文化,和我们以往认识的任何一种企业都不一样,它似乎没有一定之规,也没有什么条条框框的原则,好像一切都是灵活的,都在不停的变化。假如非要用一句话总结,奈飞文化的核心就是,没有文化。
一,奈飞的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
美剧的游戏规则,就是只看增量,不看存量。不管一个产品在过去有多吃香,人们只站在当下这个节点,去判断它未来的价值。这套规则也适用于整个媒体行业。
在这套规则下,奈飞公司制定了自己的核心算法,就是不看同行都在做什么,只关心我的用户未来需要什么。直到今天,奈飞在面试新员工时仍然会告诉他们,奈飞公司存在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服务于客户的幸福感。在这套主张下,奈飞的打法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变,不断变着花样地取悦客户。
大多数媒体公司都是流量思维,也就是吸引尽可能多的人,而奈飞是用户思维,也就是不追求数量,追求质量。
二,奈飞是怎么打造这套企业文化的。
1.高起点。不仅是员工要具备一流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成熟的职场心态。在奈飞文化手册里,第一条原则就是只招成年人。
2.高自由度。每个人都有自由规划时间、自由决策的权力。除了员工时间自由,奈飞内部的沟通也很自由,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和高层沟通。
3.高自尊。每个人都把业绩当作尊严的象征,为了尊严,他们一定会全力以赴。高自尊,让员工对工作产生自豪感,来激发工作效率。
#趁早分享#早安,我是趁早晨读官米思吴,今天是我为你每天分享一本书的第246天
今日共读:《暗淡蓝点》以下是本书干货,一起趁早学习吧
第一部分
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
通过《暗淡蓝点》这本书,作者萨根让我们把视线从脚下的大地,转向头顶的星空,帮助我们对地球和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有了正确的认识。我们并不是宇宙中的主角。
萨根有一句很著名的总结性论述:人类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争议,其实都可以概括为“人类是不是特殊”的争议。人类总是喜欢为自己的特殊辩护,但是科学的发展却一次次证明了,我们并不特殊。
这粒如微尘般的蓝点和蓝点上的我们,不是宇宙的主角。我们应该保持谦虚。萨根说,有些人讨厌科学的一大原因,就是因为科学破除了迷信,让我们感到心灰意冷。但与其沉醉于自大愚蠢的信仰,不如拿出勇气,去承认自己的渺小和一无所知。
第二部分
太空探索的成就和收益。
萨根发现,人们没有正确看待太空计划的成就。通过这本书,他让我们可以重新认识太空探索的价值,比如:行星探测对地球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在二十世纪,行星探测就帮我们发现了三个影响全球的环境灾害。
第一个,就是臭氧层空洞的发现。第二个环境警示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的发现源于对金星的研究。第三个发现也许会让你感到意外,那就是:核冬天。没错,核冬天也是在对行星的研究中发现的。
在其他行星已经发生的灾难,在地球上也同样可能发生。也就是说,对其他行星的探索,能帮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
第三部分
人类为什么要离开地球。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习惯以地区、民族以及国家的概念来审视这个世界。而在本书中,通过“暗淡蓝点”这个图像,作者以一种超越国家的人类整体视角,来观察思考这个世界。他让我们体验到了一种“心系宇宙天地宽”的感觉。
为了生存。人类目前生存在比较稳定的太阳系中,但危险仍然无处不在。
萨根对我们离开地球的过程也有所预言。去往火星的载人探索会是我们离开的第一步。随着飞行技术的进步,太空旅行的成本将会降低到每个人都能承受的程度。但因为改造行星环境的难度太高,不太可能实施,我们建设太空基地更可能的方法,会是建造地下封闭基地等难度低一些的方法。
#趁早分享#早安,我是趁早晨读官米思吴,今天是我为你每天分享一本书的第247天
今日共读:《像我们一样疯狂》以下是本书干货,一起趁早学习吧
第一部分
香港的厌食症
李诚医生1988年接触到阿娇时,香港的厌食症病例还非常罕见,病患也不认为自己是害怕变胖才节食的。但在1994年那个中学生倒毙事件之后,厌食症病例在增多,这些病人也越来越多地承认,自己是害怕变胖才陷入饮食障碍的。
西方,特别是美国医生,对厌食症的解释成为主流,这种解释的流行也带来了更多的厌食症患者。厌食症被谈论的越多,那些带有疾病心理状态的人就越可能被触发,有意或无意地用进食的病态来表达内心的痛苦。这就是李诚医生的观察结果,医学史专家用“症状池”的概念来解释这一现象。而李诚医生的观点是,西方的疾病分类占据了主导地位,那些病人独特的次文化因素被忽略了。厌食症是这样,抑郁症和多动症也是这样。人们会从症状池中找一个病安在一个人身上:这姑娘节食,瘦的厉害,怕胖,她得了厌食症;这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多动症。
第二部分
日本的抑郁症
日本人原本不把悲伤、忧郁当病,但大医药公司来了,告诉他们,你们有没有病,要按照美国精神科医生的诊断标准来定义,要吃西药。
当一个地方的人民,经受社会上的变化,面对焦虑和冲突时,他们会更关注心理疾病、精神健康的问题。日本抑郁症患者增多之时,正是日本持续经济低迷的时候。这种社会动荡会全方位地威胁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他的安全感靠不住了,他的未来看不清了,这是心理疾病的社会土壤。
人们要用同时代人所能理解的语言来讲述自己的情绪痛苦。要想表达心理上的苦难,我们只有一些有限的症状可供选择,这在医学上被叫作“症状池”。人们总是把自己的问题和症状池里的行为搭上联系,因此,很可能会出现这种状况,厌食症被广泛报道了,报纸电视上有许多关于抑郁症的病例,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怀疑自己得了厌食症,得了抑郁症。但是,150多年前,厌食是和癔症联系起来的,100多年前,那些承受不了生活压力的日本人,是被当作神经衰弱症来诊断的。
现代科学和医药公司的话语都是西方的,许多心理问题被归结为大脑内神经化学递质失衡,多巴胺不足,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低下,5-羟色胺下降等等。西方的医药公司相信,没有什么病症是药不能解决的。目前至少有300种对付心理疾病的药物正在研制中,其中包括66种治疗抑郁的药物和54种治疗焦虑的药物。医药公司的高级管理者们相信,这些药物代表着最高的科技水平,应该让全世界的病人都有机会吃到。
作者伊森·沃特斯考察了香港的厌食症、日本的抑郁症,斯里兰卡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桑给巴尔的精神分裂症,他在书中想传递的信息是,人类苦难体验在文化表达上是多样的,应该尊重这种多样性。每一种心理疾病都有自身文化的土壤。但美国输出的心理疾病诊断标准已经变成了一个全球通行标准,用西方最新的心理健康理论来减轻全球化进程所导致的心理压力是行不通的,因为这本身就是这个大麻烦的一部分。破坏本土的疗愈信念,削弱当地文化的自我概念,这正是今天世界上许多心理痛苦的核心问题。
#趁早分享#早安,我是趁早晨读官米思吴,今天是我为你每天分享一本书的第248天
今日共读:《咖啡瘾史》以下是本书干货,一起趁早学习吧
第一部分
从植物学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咖啡。
从植物学的角度看,咖啡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击退害虫,也会伤害自己。而为什么会让人产生生理依赖呢?因为咖啡会刺激人体分泌多巴胺。
第二部分
咖啡是怎么进入人类社会的。
这源于人类的一种精神需求,祭祀。人们在祭祀时需要使用一些能够带来情绪波动的食物,而咖啡恰好满足这点。于是,这个特性被人类紧紧抓住,咖啡从此也被人类拽离了自然繁衍的轨迹。它借由人的力量,在非洲大陆上广泛传播。换句话说,人类的迷信需求,是这个时期咖啡传播的核心驱动力。我们可以管这个时期称为咖啡的迷信时期,它一直持续了2000年左右。
第三部分
咖啡为什么能在人类社会中迅速流行?
因为它是一种更好的休闲替代品,比酒更健康,更安全。这个特性被人类进一步放大,使咖啡馆成为碰撞思想的场所,进而对社会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咖啡的整个传播历程都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它是由一系列的偶然导致的必然。说偶然,是因为咖啡的早期传播大都源于人类的偶然行为,比如战争、奴隶贩卖、人口迁移;但是这些偶然背后,又存在着一个更强大的必然,因为人类在每个时期的需求是特定的,比如迷信需求、对兴奋感的渴望、社交需求等等,只要这些需求存在,人类就会一直寻找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东西,并且不断迭代,寻找更安全、更廉价的替代品。说到底,这都是一种依赖,一种瘾,只不过在不同时期瘾的表现不同,有的是生理意义上的瘾,有的是精神意义上的瘾,还有的,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瘾。
#趁早分享#早安,我是趁早晨读官米思吴,今天是我为你每天分享一本书的第249天
今日共读:《乱时候,穷时候》以下是本书干货,一起趁早学习吧
第一部分
一位普通山东农家妇女姜淑梅的前半生。她绕过政治和历史的定义,把亲历的战乱年代称为乱时候,把艰苦饥饿的岁月称为穷时候。在乱时候里,人命贱如草芥,普通孩子已经见识到数不尽的伤亡。我们发现,古诗古文对战乱的惶恐、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在中国人的生活体验中一再重现。
姜淑梅依据她个人的遭遇和喜怒哀乐。她把她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称为“乱时候”,把青年和中年称为“穷时候”。这位老奶奶就用了五十七个故事,给我们讲了乱时候到底有多乱,穷时候又有多么穷。
乱时候,巨野县出过两起杀父、杀夫的大案,让老百姓有机会见识到传说中的酷刑“点天灯”。点天灯,就是在犯人的两个肩上挖洞,放上粗灯捻子,倒上豆油点着,把人慢慢烧死。
古代俗语所谓“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过去的人们,是经历了多少惶恐和悲哀之后,才会把话总结得这么直白,又这么无奈。如果说乱时候的创伤是挥之不去的恐惧,穷时候的记忆就是如影随形的饥饿了。
你要是不了解那个年代,可能要问了,就不能找点儿别的东西吃吗?要知道,能想的办法,半年前就都已经想过了。到了这时候,公社的牲口全死了,地里的野菜也都被挖没了,连榆树皮都早被扒光了。姜淑梅讲,要不是那时候有个叔伯嫂子给了她三斤多的野菜和糠,她们娘俩就被饿死在家里了。实在没有办法,等到地里刚开始长麦苗的时候,妇女们就结伴去偷。青苗是嚼不烂的,得整团地吞下去。再过几个月,麦子能搓下一点儿没长成的麦穗,偷回来磨,能磨出一点儿煮粥用的麦粉。有几个妇女被公社抓住,开批斗会。女人们哭得像个泪人儿,说:“俺怕把两个孩子给饿死了,没办法才去偷。”那几年,姜淑梅一共去偷过十多次。
第二部分
我们进入生活内部来观察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民间一直存在能够对抗官方观念的生活准则。民众的道德、尊严、智慧和顽强,都有自己的存在延续方式。在被视为愚昧麻木的状态下,还有鲜活的生活和坚定的信念。我们需要了解,我们的长辈曾经怎样生活,为什么那样生活。
我们从小接受的系统教育,训练出了一种思维模式,就是总会忍不住想用一个框架去定义这些故事,想获取一些对民族性格的抽象认知。我们也应该承认,老一辈的中国人,同样有权利建立自己的一套思想框架和行为准则,只是我们过去不熟悉,也不太懂得如何倾听。
在那个时代的老百姓中间,没有儒家伦理中的仁义概念,也不懂得现在的新道德宣讲,他们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或者被称为有良心,或者就叫心眼儿好。这个标准,一直以超越政治和法律的形式存在着。
姜淑梅记得,百时屯的穷人,到了春天都去她家借粮食、借钱。有的在新粮下来后就还上了,有的是有借无还。但她的母亲总是高高兴兴地借给人家,还告诫她的两个嫂子说:“人家是一点儿办法没有才来借的。借了人家东西不还还来借,心里得多难受呀。不管俺在家不在家,你们都要借给人家。”农忙时,她家的牲口邻居随便用,长工心疼,说,“婶子,他们招呼都不打,拉出去就是一天,马累坏了,咱别借了。”姜淑梅的母亲总是说,“咱不能看着他们种不上地。”土改时,姜淑梅的母亲被工作组带去审问,村里的妇女会长抢着说,“她的粮都叫穷人吃了,她的钱都叫穷人花了”;“文革”时期,也没有人批斗她。
除了这种完全乡土似的、没有政治观念的善良,乡民们的另外一种道德选择,是在严酷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血性和尊严。在土匪横行的乱时候,有个土匪头子到百时屯的铁匠炉来修枪,说“修好了家伙,俺就来收拾百时屯”。铁匠回答,“大当家的,铁匠炉是俺开的。俺要是有对不住你的地方,你对俺来,不用连累全屯儿。”土匪说,“你百时屯有钱的户太多了,俺一定要花你们的钱。”铁匠就用大铁锤砸死了这个土匪。
我们在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时,绕过了一个问题,就是本人是否能意识到自己的独立存在。姜淑梅写道,早些年,要是外面来了个生人,都在门外问“家里有人么”,要是男人不在家,女人就答“没人”。她说,男人不把女人当人,女人也不把自己当人。这段描写超过了很多对女性悲惨处境的正面描写和具体分析。在这种生存状态下,即便代表进步的权利和解放已经到来了,她们又拿什么来识别自己的命运呢?
#趁早分享#早安,我是趁早晨读官米思吴,今天是我为你每天分享一本书的第250天
今日共读:《无人读过的书》以下是本书干货,一起趁早学习吧
第一部分
《天体运行论》和日心说的诞生过程,它如何突破中世纪的宗教压迫,开启了近代天文学的发展。
哥白尼其实是一位神职人员。而中世纪的教会以《圣经》为根据,对现代科学采取高压态度,哥白尼也因为害怕教会的迫害,直到去世前不久才出版《天体运行论》。巧合的是,因为一篇意料外的前言被悄悄添加进了书中,才让《天体运行论》突破了教会的限制,让日心说理论被广泛传播,成为近代天文学的开端。
第二部分
望远镜发明前,近代天文学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近代天文学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哥白尼通过匀速圆周运动,让日心说理论战胜了地心说理论;接着,维蒂希与第谷一起提出了地日心说理论,虽然这个理论是错误的,但他们的研究为日心说理论的进步,积累了丰富的观测数据;最后,在哥白尼的理论和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基础上,开普勒通过计算火星的椭圆轨道,提出了开普勒三定律,终于完善了日心说理论,给出了准确的太阳系模型。
第三部分
《天体运行论》这本书本身,是如何串联起整个近代天文学的发展的,看看它如何通过“无形学院”的方式,将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天文学家联系起来。
在交通和通讯都极端落后的中世纪,科学家们通过在书中做笔记的方法互相交流自己的科学理念。《天体运行论》这本书织成了一张网络,连接了不同空间和时间的天文学家,构建起一个天文学的无形学院。《天体运行论》串联起整个近代天文学的发展。
#趁早分享#早安,我是趁早晨读官米思吴,今天是我为你每天分享一本书的第252天
今日共读:《头发》以下是本书干货,一起趁早学习吧
第一部分
毛发的演化,对人类自身的生物学意义。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毛发的进化史也是人类的进化史,我们的祖先为了保护自己,长出了浓密的毛发,而随后大脑的进化,又让人类褪去毛发,并且间接催生了最初的人类家庭单元。
第二部分
人类社会形成之后,人类的毛发对于我们的情感意义。
毛发先天的符号价值和身体属性,让它成为人性的延伸,在人类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中,演绎出了丰富内涵,它作为一种强大的信号发射工具,替我们传递信息。
第三部分
动物的皮毛和毛发,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毛发生意的巨大效益,推动着人类贸易的前进,并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类历史,比如海狸的皮毛催生出第一张北美地图,再比如羊毛贸易为现代金融和资本主义萌芽,以及工业革命都奠定了间接的基础。
#趁早分享#早安,我是趁早晨读官米思吴,今天是我为你每天分享一本书的第253天
今日共读:《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暴力为什么会减少》以下是本书干货,一起趁早学习吧
第一部分
暴力在减少的趋势。
暴力减少的六大趋势。这六大趋势贯穿古今,大到世界大战,小到家庭夫妻,都说明了暴力是在减少的。在平克看来,造成这些趋势的原因,无论是国家的建立、文明的发展、人道主义的发展还是权利革命,都可以说是人类自身的进步。
第二部分
为什么我们没有意识到暴力的减少?
我们感觉不到暴力在减少,是因为认知欺骗了我们:我们受到媒体的影响,认为周围充满了暴力,又出于恐惧,放大了危险;不仅如此,我们还是历史近视眼,夸大身边的暴力,却看不清遥远的过去的暴力可能更为严重。
第三部分
暴力为什么会减少?
平克概括了影响暴力减少的两种原因,也就是人性本身和历史因素。移情、自制、道德和理性是四位根植于人性的善良天使,帮助我们克服心魔,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约束自身的行为,也让我们对暴力有了更冷静的思考。此外,国家的出现、商贸的发展以及女性主义的兴起意味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不变的人性也因而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有了不同的表现。
我们每个人都是潜在的暴力受害者,想要保持乐观真的很难,毕竟乐观的未来仅仅依靠愿望是不会来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是,平克的研究成果可以让我们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点,不是乐观地,而是客观地想象,用暴力这把尺子来衡量的话,世界的未来会怎么样。这样的话,我们至少可以对这个世界充满感激,因为只要他在书里说的造成暴力减少的善良天使和其他条件依然存在,暴力可能还会持续下降,这难道不是一个好消息吗?
#趁早分享#早安,我是趁早晨读官米思吴,今天是我为你每天分享一本书的第254天
今日共读:《直觉:我们为什么无从推理,却能决策》以下是本书干货,一起趁早学习吧
第一部分
无意识的直觉,到底体现了什么样的智慧。
好的直觉、简单的直觉,有时候看上去就是没什么逻辑的。这是因为,逻辑往往会忽视我们的文化,忽视我们进化的能力和环境的结构,所以从纯逻辑的角度看属于错误的东西,在真实的世界里往往是一种高度智能的社会判断,好的直觉一定会超越已知信息,因此,也会超越逻辑。
第二部分
无意识的行为到底有哪些,而这些无意识行为,也就是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出的好的决策。
在社交生活中,作者认为每个人都具备两种社交直觉。一种叫做家庭直觉,就是要照顾好我们的家人;另一种叫做群体直觉,意思就是说我们默认会支持某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群体,并与群体成员合作,保护他们。比如我们认同种族、宗教和国家,或者认同一个球队。群体直觉是建立在互利主义的基础上的,简单地说就是,我给你点儿什么,是因为我也能得到些什么;你希望我做什么,就先让我知道你能回报我什么。
基于家庭直觉和群体直觉,可以产生一个东西:信任。我们生活的社会中,信任,是解决所有不确定性问题的根本手段。
而有了信任之后,我们就有了模仿行为,也就有了无知但无畏地面对社会、日常生活的勇气。比如我们虽然对干净的概念不一样,但都要和别人一样定期换洗衣服,比如小时候都会模仿父母吃东西和说话;比如我们长大以后要跟随公众和职场中的模型角色。概括而言,社交中的直觉模仿大概有两类,第一是跟着大多数同龄人做;第二是跟着成功人士做。这么做,大概率是不会有问题,也是最好的。
直觉这东西,根植于人类的大脑思维模式中,基于过往的经验判断,受到环境的影响,形成为一种无需经过推理的判断。在很多时候,所谓的依靠直觉行事,都被嘲笑为不可靠。但其实,直觉的由来有着严密的科学依据,更有着“少就是多,化繁杂为简单”的高度智慧。直觉并不完美,也并不愚蠢,直觉利用了大脑的进化能力,让我们快速、准确地依靠经验法则为基础去行动,它让我们在不用仔细思考和推理的情况下,也知道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直觉超越了大多数复杂的推理和计算策略,让我们避免很多无用功,直达目的地。
直觉没有什么方法可言,它体现在我们的生活和这个社会中的方方面面,如果没有直觉,我们不知道会犯下多少错误,以及走多少弯路。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让你和作者一样,认识、并学会运用直觉这个“无意识智慧”。
#趁早分享#早安,我是趁早晨读官米思吴,今天是我为你每天分享一本书的第255天
今日共读:《幽暗国度》以下是本书干货,一起趁早学习吧
第一部分
印度的社会阶级。
奈保尔首次来到印度,看到的是印度触目惊心的贫穷和脏乱,导致贫穷的原因是种姓制度的僵化,它让人们失去了改变的动力,安于现状,甚至堕落。而导致脏乱的原因一方面与种姓制度有关,它让人麻木不仁。另一方面,又与印度人关于洁净的信念有关,印度人用象征形式净化了自己的行为,以至于对现实视而不见。甘地用来自南非殖民地的眼光来观察印度,指出它的问题所在,他也确实在政治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圣雄。但是,在现实层面的改革上,他却彻底失败了,他无法撼动印度人内心深处的信念,无法让他们关注现实,承认自己的问题,因此也就无法真正改变印度社会。
第二部分
印度人的心理结构。
印度人无法区分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他们不重视眼前的现实,生活在没有历史感的神话世界里。印度人擅长接纳外国文化,但同时内心又抗拒它们的文化价值,这就造成了印度人啼笑皆非的模仿式生活方式。另外,印度的宗教一边提倡将人生看作幻觉,一方面却鼓励人们在世俗中采取务实的态度。人们的行为方式和劳动分工被界定,变得僵化,宗教也被简化为仪式和表演,这导致印度人缺乏自我反省,没有历史意识。
第三部分
殖民对印度的影响。
印度被英国殖民后留下的只是一套所谓的英国性格和行为方式,而这一切都只是在演戏和模仿。殖民过程中的印度就像失根的兰花,丧失了它原本的创造力和元气,既无法真正融入西方的积极世界观,又无法发扬自己的民族精神,以至于它只能在幽暗的世界中徘徊。
作者为期一年的印度行结束之时,他黯然发现,在他心中,印度依旧是他小时候想象中的那个幽暗国度。奈保尔初次的印度之行让他对印度提出深刻的批判和几乎全盘的否定是可以理解的。作者生活在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又加上他印度裔的身份,一方面渴望寻找故乡的认同感,一方面却激烈地感受着格格不入、不可理喻的现实。在深入了解了这一切内在逻辑和根源之后,他自然不能遏制去揭露和发泄的冲动,但是即使是在作者最激烈的言辞中,还是能感受到作者内心对印度深深的爱和悲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