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有多重要,我非常清楚。虽然我读的太少,但仍然受益匪浅。一直以来都非常羡慕那些动辄一年之内可以读五十多本甚至更多的大神,我觉得除非我每天什么都不干,一睁眼就读书,我才能完成这个数量。但问题是,人家平时工作可能比我还忙,人家怎么完成的呢?我一直想找到答案。
今天可算是知道了。
吴军老师在得到APP上的《阅读与写作》课程,有一篇标题是“如何兼顾广度与深度”,我今天试看了。原来大神们读书根本不是像我那样一字不落的读。他们是要挑书的。为了保证阅读的广度,他们需要看大量的书,但是既然是大量,就不可能每本都是精品。吴军老师说了一个分层阅读。
第一层,就是翻书。有点浏览的意思,但是比浏览要认真。遇到好的内容要标出来,圈出来,甚至是剪下来。如果翻完了觉得可能只有这些有价值的内容,那这本书就算读完了。没有太大价值的信息,就不浪费时间去看了。这样就可以保证阅读的广度。
第二层就是要细读了。确认是非常有价值的书之后,就要花时间逐字阅读。这其中要做笔记、做记录、甚至做索引等待以后用。
在这里吴军老师就太厉害了,这些笔记、记录、索引,可能隔一段时间就能直接作为素材甚至观点结论服务于自己的作品。吴军老师是有名的高产作者,而且还不是专职作者,这样的成就绝对和这样的积累息息相关。
第三层,是指用来典藏的,分为参考书和用来品读的书。其实就是值得长期待在书架上的,有的作为工具需要长期服务,有的则是常读常新的一些绝世好书,值得反复阅读。
以这样的层次来阅读,自己清晰明了,就能兼顾广度与深度,太妙了。
以后我就按这个执行了,而且据说眼睛离书远一些有助于浏览寻找要点。
这一点我在自己阅读中也深有体会。大概类似于上帝视角吧。比如坐飞机和坐汽车,视角绝对是不一样的。坐飞机能看到坐汽车无法看到的角度,会觉得自己更渺小。而坐汽车,由于身处微观之中,可能确实不容易认清方向。
我们还是该宏观时候就宏观,该微观时候再微观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