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读点什么东西的时候总会有想写点什么东西的冲动。正好外面淅淅沥沥下着小雨,还挺应景的。
因为有自己的想法,往往是写的比读的还要多。了解了赵元任先生夫妇和顾颉刚先生的生平之后,我不禁开始思考从小自己的家传和自幼的爱好,这是决定人一生的东西。
记忆中,从小跟爷爷在一起的日子最多,爷爷可是个多才多艺的人,爷爷一开始是干会计的,在菜油加工厂工作,每到农忙之时会用打水机给稻田抽水,会编织各种篮子和扫帚,会拉二胡,还会耕田,那时候,我总会在爷爷耕田的时候去捡泥鳅。爷爷喜欢唱山歌和黄梅戏,为了好好学习,我从小爸爸便不要我看电视,最喜欢跟着爷爷到邻居家或其他爷爷奶奶家去看黄梅戏。于是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最后一个儿童节我在操场上当众演唱了《女驸马》的《谁料黄榜中状元》,还得了个奖状回家。有时闲来无事,在家里,趁着爷爷在拉二胡,我就提出配合着表演一段爷孙二人黄梅戏拉唱。后面,我发现自己更喜欢的还是越剧,最喜欢《红楼梦》中《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我家有个小九妹》。大学期间,说来也是很巧,当时为了凑满一个学分,恰好只有音乐学院的古琴课满足要求,于是就选修了古琴课。由于我不通乐理,所以现在还靠着调音器来调适古琴。“认识了”赵元任先生之后,发现音乐和语言学之间的微妙联系,我决定自学乐理,这样一来,既可以免了调音器的费用(目前用了两个,花了100RMB呢)和麻烦,又可以更加通晓音乐,还有助于语言学专业的精进,可谓一举多得!
还有两位老人,是非常值得我羡慕的,那就是老爷爷和老奶奶,爷爷的父母。他俩是我见过第一对白头偕老的夫妻,在我八岁那年先后去世,享年八十多岁。在这个快餐式的单身和离婚率颇高的社会里,真挺羡慕老爷爷老奶奶那时候的,“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在当今时代更像是一个理想。九江的天气一到夏天就大雨大雷特别多,每次一遇到打雷闪电我和弟弟就会快速把脑袋埋在他们的怀里,以至于他们过世后的前几年,遇到打雷天气都感到特别害怕,不过现在已经没事啦,反倒很喜欢下雨天,记得小学六年级的一次语文作文以《听,雨下得淅淅沥沥⋯⋯》为题得到很高的分数。昨天跟一个朋友聊天还时提到的,我觉得特别搞笑的一件事是,自两位老人去世以后我每次考试没考好就会独自一人坐在他们坟前哭,朋友说我没得哭错,现在厚积薄发了,真是要笑死我了。现在可不敢了,那条路已经荒芜人烟了,但是我小学六年走的都是那块坟地,一个走进坟地又从坟地走出,来到学校的小女孩,现在想想觉得自己好吓人呐。
再说父母对我的影响。我的父母是非常勤奋的农民,而且对子女的教育特别重视。父亲对我最成功的教育莫过于爱国主义教育了,不准我看电视剧,广告都不能看,但是只要是打仗尤其是抗日的影视一定是会主动叫我去看,给我买的唯一一本外国名著是俄国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会特意给我买红歌的光碟,大学一年级就让我提交入党申请书。正负面影响都有吧,就因为看多了抗日片,我大学选二外的时候第一个就劈掉了日语,这是不对的,但总归还是利大于弊的。对于父母自身的教育,说起来也既觉得惋惜也觉得搞笑。父亲成绩非常好,是因为家里的原因被迫放弃学业,记得初二有个数学题不会做,当时放学了,老师让我先想想第二天告诉我,我回家问父亲了,老师第二天就问了我父亲的事,原来我的老师也是我父亲的数学老师,老师说父亲读书成绩特别好,没读真是可惜了,可是每每问到父亲此事,他自己却从不后悔和遗憾,这是非常令我佩服的,父亲从来都是拥有一颗平常心好好地活在当下,每当我遇到挫折,总是拿《塞翁失马》的故事来启发我积极乐观点;而妈妈则是因为太过贪玩,笑说外婆把扁担都打断了,就是不肯学习,但是他们的一致目标都是因为自己当初没读或者没能如愿以偿多读书,所以很看重子女的教育。我遗传了父母勤奋的品质,从小因为农忙,不论春夏秋冬,父亲大清早五点就把我叫醒,他去干活,我就背书,所以对小时候的很多次日出都印象深刻,那么红、那么大、那么圆。记得冬天的清晨,我都是半闭着眼睛在水井旁刷完牙洗完脸之后才清醒才睁开眼睛,一到开始读书就很精神了。只是苦于那时候书籍太少,所以背诵的内容都是教材,要是那时候有更多经典的书读读该多好啊!从小到大,我在宿舍里都是最早起床的。后来有人问我会不会吵到室友。为了尽量不影响到室友,我就像一只小猫一样,每个动作都非常非常轻。我小时候家里抓了一只小猫来养,一身黑色的毛发,橙棕色的圆圆的眼珠子,就像戴着美瞳一样,可比现在见到的小猫都要好看呢!那时候,我有时会陪小猫一起捉老鼠,可是因为我的动静太大,老鼠常常被我吓跑。小猫也会陪我在楼顶的平台上读书。出太阳的时候,总能看见小猫懒洋洋地躺在门口太阳底下伸懒腰、很惬意地打哈欠。最值得怀念的是,沙发靠近窗边,纱窗破了个洞,刚好可以钻进小猫,每当我午睡醒来,小猫都会趴在我的身旁。我每次高中时,由于起得最早,回得最晚,有个室友忍不住对我说好久都没见到我了⋯⋯还因为早起被罚过呢,那是初中的时候,学校规定早上5:40起床,那天是要考语文,我5:30就起来了,还把室友都“煽动”起来一起去读书。当时校长就住在我们隔壁,被我们吵醒了,说我们不遵守校规。于是,我们就被罚蹲马步,在操场跑十圈!至今,我还能够早上5点多自然醒,练练冥想和瑜珈,利用清晨时间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最近又开始捡起小时候的晨读习惯了,从古汉语到现代汉语,到英语,到西班牙语,到法语,再到粤语和全国各地的方言。因为学习古汉语的缘故,日语和韩语也开始接触了。步行在一路花花草草的路上还有几只调皮的小猫,去最漂亮的食堂吃早餐。这样子的一个早晨可真的是很开心呢!母亲是很爱冒险的,胆子大,敢想敢做。母亲总是对我说,有多大本事就走多远,而我总是笑怼:嗯米勒莫有莫斯本斯(九江方言)(您女儿没有什么本事)。记得小时候河里、湖里和池塘里的雨水特别多,鱼虾也特别多,母亲总是带着我去钓龙虾。所以我现在非常喜欢吃小龙虾,尤其是一堆活的龙虾买回来,我自己剥、剪、洗,一套流程下来,可比饭店里的干净多了!那可是我的拿手好菜呀!每次遇到困难,母亲都是鼓励我勇敢地去突破。想起一件小事:一次我生病了,母亲弄了一只鸡我吃,可是我实在是没胃口,母亲说她有时候也是累得吃不下饭,可是做事需要体力,不吃不行,我听着听着,觉得一片心酸,便把这碗鸡一口一口吃完了。
弟弟对我也特别重要,我们是从小一起长大也是一起打到大的一对活宝。母亲带着我们去棉花地拣棉花,有的棉花杆子都被我们打断了。父亲形容我们最经典的动作:弟弟扯我头发我咬他的手臂,接下来,面对面大哭一顿,很快又和好了。我四岁半开始上小学,弟弟嚷嚷着也要去可是没到入学年龄,闹了几天就乖了,猜他干嘛去了?他每天早上五点准时去敲隔壁家哥哥姐姐的大门,因为农忙,我们那里的人早上都起得很早。那时的门都是木制的,敲起来很响,叫他们吃完早饭等我一起去上学。弟弟读小学很贪玩,每次我从学校获得的新书包、新本子他都要,再长大些就不要了,自己也知道努力了,现在各方面可都值得我学习呢。每次上学我们都会带两颗老爷爷弄好的冰糖路上吃,记得有一次我忘带了,他竟然半路坐地上不走了,硬是要我回去拿糖来吃。弟弟从小就喜欢凑热闹、喜欢与人打交道,有叔叔阿姨从田里干活回来经过我家门口,他一定放下手里的事跑出去看看。小时候每年过年各家各户都会杀猪,一杀就是半天,他通常就是上午到这家门口站半天,下午跑那家门口站半天,就像看电影一样都要看个遍。小时候的弟弟活泼、可爱,长大了的弟弟有责任、有担当。
受家人的影响,我从小就早起早睡,即便是后来或多或少受到室友的影响,基本上还是坚持着,因为我知道这是个难得的有益身心的好习惯。喜欢读书、背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现在的专业选择。从小还有个习惯,那就是抄抄好词好句、记记感兴趣的东西,还喜欢在大自然逗逗小虫子,像蜘蛛啊、蚂蚁啊,喜欢游山玩水,所以率性自然,越活越喜欢追求天真和简单。
最爱的就是汪国真的那首诗啊
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好好珍惜当下所拥有的,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