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在过往一周的表现,让很多投资者大失所望。有人质疑这是新股发行提速致使市场“失血”。究竟是不是新股发行上市提速导致市场下跌,人们可以见仁见智。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新股发行上市节奏确实自去年底以来明显加快。随着发行的提速,IPO审核的节奏也逐步提升到平均一周有15家IPO企业进入审核环节。
那么,较前几年的IPO审核速度来比,如今IPO的审核节奏是有所提升,还是恢复往年的正常发审速度?
如今被否企业较前几年来比,是放宽审核标准,还是审核趋严?
对于,还未上市的企业来说,又该在接下来的IPO路程上避免走哪些弯路?
前瞻投顾本次主要整理了2010-2016年期间中国IPO过审情况。
接下来,也陆续会针对历年IPO被否企业作专题重点分析,敬请留意!(文末附前瞻年度盘点内容预告)
2010-2016年中国IPO市场回顾
根据前瞻投顾数据统计,2010-2016年期间,证监会共审核了1618家上会企业。其中,1387家通过审核,被否企业214家。近六年整个A股IPO市场过审率为85.7%。
2010-2016年IPO审核情况统计
1、从过会企业数来看
2010-2016年期间,2010年的上会企业总数为409家企业,通过发审会的企业有345家,达到历史最高值。不过,也有62家被否企业,这导致了2010年的整体过会率只有84.4%,并不是历年最高的。
证监会于2012年10月正式停止IPO审核,历经18个月的调整于2014年4月重启,下图对IPO审核重启前三年与重启后至2016年的审核情况进行了对比。
2010-2016年IPO过会数对比图
2、从通过率来看
2014年IPO重启之前,2010-2012年的IPO通过率都低于90%。其中,2012年IPO通过率为80.9%,比2011年的78.6%略有上升,和2010年的84.4%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自从2014年IPO重启之后,IPO通过率明显有了很大提升,2014-2016这三年间的通过率都高于90%,最高的是2015年,通过率达到92.2%。
3、从被否企业来看
在2010-2016年这六年的IPO市场里,被否数最多的是2011年,共有72家企业被否,被否率约21.4%;其次是2010年被否62家,被否率约15.2%,2012年被否37家,被否率约17.2%。
在2014年IPO重启之后,被否企业较前三年有了较大的下降。其中,2014年被否企业10家,被否率约8.4%;2015年被否15家,被否率约5.6%;2016年被否了18家,被否率约6.7%。
2010-2016年IPO被否数对比图
4、从被否原因来看
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新股的发行上市条件主要包括主体资格、独立性、规范运行、财务与会计、募集资金运用,以及信息披露六方面。
通过对2010-2016年被否案例的统计分析:
1)2010年以来,财务会计风险、持续盈利能力、独立性缺失是IPO审核未通过的主要原因。
持续盈利能力问题依然是企业IPO的最大障碍。其中,营业收入、净利润对关联方、客户重大依赖三方面的被否案例较多。
相较而言,因行业地位、行业经营环境的重大变化,商标、专利、专有技术以及特许经营权等的取得、使用存在重大不利变化而影响企业持续盈利能力的被否案例较少。
2)其次,募集资金运用、规范运行以及信息披露不到位的被否案例逐步增加。
虽然2016年试行的首发办法将独立性、募集资金运用由“发行条件”调整为“信息披露要求”,但相关问题依然是审核关注的重点。从规范运行看,主要的问题集中于内部控制方面。从信息披露看,招股说明书披露内容的齐备性是审核的重点。
以2016年IPO被否的18个项目为例,发审会的询问问题有9个涉及独立性、募集资金运用方面。
3)同时存在多种原因而被否的情况明显增多
2015年以来,因同时多种原因而被否的IPO案例明显增多,尤其是财务与会计、规范运行、信息披露三方面的问题往往互相关联。
(各年IPO被否企业的详细原因,此处不展开分析,前瞻君会在后期的公众号文章专题重点分析,有兴趣的可根据本文章后面的【前瞻盘点预告】留意相应的分享时间!)
以下分析的是2010-2016各年IPO过审情况:
2016年中国IPO审核情况
根据前瞻投顾2016年中国IPO市场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共有269家企业进入证监会发审会环节,其中247家顺利过会,过会率为91.82%;另外22家中,18家被否,2家被暂缓表决,2家被取消审核。
2016年IPO上会企业审核结果的分布情况
2016年IPO审核情况数据统计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上会的269家企业中,主板126家,中小板47家,创业板96家。
269家上会公司中,顺利过会的公司有247家,其中主板121家,过会率为96.03%;中小板43家,过会率为91.49%;创业板83家,过会率为86.46%。
剩下22家,上会被否的有18家,被取消审核的有2家,暂缓表决的有2家,其中主板有4家被否、1家倍暂缓表决;中小板有3家被否、1家取消审核;创业板有11家被否、1家取消审核、1家暂缓表决。
2015年中国IPO审核情况
从2015年1月5日至2015年12月30日,共有270家企业进入证监会发审会环节,其中249家顺利过会,过会率为92.2%;另外15家被否,4家被暂缓表决,2家被取消审核。
其中2015年7月8日-11月13日前后约4个月,是证监会历史上第九次IPO暂停时间,8-10月份没有首发审核企业。
2015年IPO审核情况数据统计
其中,拟上交所主板的企业首发申请106家,通过100家,暂缓表决1家,被否5家,上交所主板整体通过率94.3%。
拟赴深交所中小板的企业首发申请有51家,通过47家,暂缓表决1家,被否3家,深交所中小板整体通过率92%。
拟赴深交所创业板的企业首发申请有113家,通过102家,暂缓表决2家,取消审核2家,被否7家,深交所创业板整体通过率90.2%。
2015年IPO审核情况统计
2014年中国IPO审核情况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年,对于中国的IPO市场来说也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
从IPO重启到“堰塞湖”和“一签难求”的出现,再到注册制改革,创业板扩容,借壳上市,所有的改革都在资本市场得以体现。改革红利的释放,是A股不断走强的主要动力。
综观2014年的IPO市场,共有119家企业进入证监会发审会环节,其中108家顺利过会,过会率有了明显的提升,达到90.7%;另外被否企业有10家,1家被暂缓表决。
2014年IPO上会企业的审核情况分布图
2014年IPO上会企业的审核情况统计
从拟上市地和板块来看:
主板首发申请企业61家,通过56家,暂缓表决1家,被否4家,整体通过率91.8%。
中小板首发申请企业20家,通过19家,被否1家,整体通过率95%。
创业板首发申请企业38家,通过33家,被否5家,整体通过率86.8%。
由于在2012年10月~2014年1月期间,IPO暂停了15个月,这是证监会历史上第九次IPO暂停时间。所以,2013年没有IPO企业审核情况。
2012年中国IPO审核情况
在2012年中国IPO市场当中,215家企业进入上会环节,其中174家企业首发成功过会,37家公司IPO申请未通过,3家被暂缓表决。
浙江世宝11月2日上市之后,IPO市场一直关闭。这是证监会历史上第八次IPO暂停,暂停时间为2012年10月——2014年1月。
2012年IPO审核情况统计
2012年IPO审核情况数据统计
从拟上市地和板块来看:
主板首发申请27家,通过24家,被否2家,暂缓表决1家,整体通过率88.9%。
中小板首发申请78家,通过60家,暂缓表决2家,被否16家,整体通过率76.9%。
创业板首发申请110家,通过90家,被否19家,暂缓表决1家,整体通过率81.8%。
2011年中国IPO审核情况
根据前瞻数据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11年中国A股IPO市场当中,共有336家公司进入过会环节,成功上市的IPO企业为264家,另有被否企业有72家。通过率为78.6%。
2011年IPO审核情况统计
在2010-2016年期间,2011年被否企业数达到最高值,共被否的72家企业。据分析,主要因为核心竞争能力不足,企业经营收入不稳定,没有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产业支撑,受外界的金融经济政策或者行业政策调控影响较大。
2011年IPO审核情况数据统计
从拟上市地和板块来看:
主板首发申请46家,通过40家,被否6家,整体通过率86.9%。
中小板首发申请156家,通过112家,被否44家,整体通过率71.8%。
创业板首发申请134家,通过112家,被否22家,整体通过率83.6%。
2010年中国IPO审核情况
经过2009年下半年重启后的“铺垫”,A股 IPO在2010年迎来“井喷”。
中国的资本市场进入到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国内的市场通过股改、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到了一个快速的发展时期。
仅2010年一年,国内的IPO审核数量达到了409家,345家过会,通过率为84.4%。
不管是上会数,还是过会企业数都达到了历史以来的最高值。当年共计发行了348只新股,同时IPO募资规模为历史最高,达4677.31亿元。2010年,IPO市场募集金额占到全球近四成,成为全球IPO舞台的主角。2010年成为中国“IPO之年”。
2010年IPO审核情况统计
2010年IPO审核情况数据统计
从拟上市地和板块来看:
主板企业有31家,通过28家,被否3家,整体通过率90.3%。
深交所中小板首发申请208家,通过172家,暂缓表决2家,被否34家,整体通过率82.7%。
深交所创业板首发申请170家,通过145家,被否25家,整体通过率85.3%。
前瞻投顾干货预告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前瞻年终盘点时间……
今年,前瞻投顾为大家整理了一份超值的“年终大礼包”。
如果你想在春节期间学习、自我增值;
如果你想对IPO市场了解得更加透彻;
如果你想未来在IPO路上少走弯路,少被往坑里带;
那么,这份超值的IPO年终干货大礼,你不容错过。
因为这里,没有套路,只有真实的案例,满满的干货。
究竟,这份“年终大礼包”到底有什么内容?
现在我们一起先睹为快……
第一波
1月17日(周二)——《2010-2016年中国IPO审核汇总分析》
1月18日(周三)——《2016年IPO被否原因汇总分析》
1月19日(周四)——《2015年IPO被否原因汇总分析》
1月20日(周五)——《2014年IPO被否原因汇总分析》
1月21日(周六)——《2012年IPO被否原因汇总分析》
1月22日(周日)——《2011年IPO被否原因汇总分析》
1月23日(周一)——《2010年IPO被否原因汇总分析》
第二波
时间:预计在春节假期期间陆续和大家分享。
内容:
《2016年IPO被否企业案例分析》
《2015年IPO被否企业案例分析》
《2014年IPO被否企业案例分析》
《2012年IPO被否企业案例分析》
《2011年IPO被否企业案例分析》
《2010年IPO被否企业案例分析》
每一次的剖析案例,只为了让你少走弯路!
每一次的总结过去,只为了更好的前瞻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