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陶渊明《饮酒》

陶渊明《饮酒》

作者: 绿阴冉冉 | 来源:发表于2023-05-15 19:27 被阅读0次

陶渊明(约365- 427年),别号五柳先生,东晋末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

大致在魏晋之前,中国人一直相信人类和大自然是受有意志的“天”的支配,是以“天”的意志为转移的。

直到东汉末,人类的个性生命才逐渐觉醒,开始怀疑人类、大自然与“天”之间的关系。在文学创作中,相应地有了所谓“人的主题”的兴起。人们在自然界中强烈地意识到,是无限存在对有限人生的压迫,必须寻找相应的解脱方式。

到了东晋末,陶渊明的诗开始表现一种新的人生观和自然观,否定了世俗的价值观。他认为,人与自然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和谐统一的。其中,妇孺皆知的《饮酒》第五首,最为充分地表现出那种回归自然,寻回真性的思想。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生活在人来人往的闹市,却能摆脱嘈杂车马的打扰。生活在人世间,却没有人世间的烦恼,这就是人生修行的最高境界。修行可以远离生活的纷纷扰扰,可以活在当下,活出自我。

这种自在的生活,是如何做到的呢?“心远地自偏”,这是最好的回答。“远”,远离人世间所追逐的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为自己创造一个心灵的家园,还自己一片宁静淡远。

于是,陶渊明从官场上退隐,摆脱他眼中那个争名逐利、装腔作势、乌烟瘴气的世界,寻求一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精神家园。

陶渊明回归自然,与自然融合。在庭院中,他自得其乐地饮点小酒,撷取芬芳的鲜花,望着缥缈的暮气环绕于峰际,听着鸟儿归林的欢叫声,自己仿佛成了大自然的一部分。与山同静,与花同笑,与鸟同悦,这就是他精神的伊甸园。

在喧嚣的都市里,在忙碌的生活中,谁不想寻求一份宁静与悠闲?陶渊明的诗告诉我们,取舍自在人心。我们可种几株花,写几个字,看会书,健个身……选择适合的方式,为自己创造一个合适的精神空间,从疲累与浮躁走出来。在心境的平衡中,真正领略生命的美好与价值。



相关文章

  • 饮酒—陶渊明

  •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 《饮酒》陶渊明

    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

  • 诗词五首

    (一)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

  • 陶渊明 饮酒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 陶渊明诗饮酒                          

    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 书法:陶渊明《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 诗意的栖居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

  • 唯美诗词:陶渊明《饮酒》(其五)

    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

  • 像“陶渊明”那样

    今天讲陶渊明的《饮酒》。讲了生平简介,拓展了《五柳先生传》,解读了《饮酒》中的随性闲适。 于是特别羡慕陶渊明。 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陶渊明《饮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gzp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