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通常我们眼里的自律,就是严格要求自己,比如依靠自制力完成一个个目标,通过健身或节食来减肥塑型,通过早起来学习,通过强制早睡来早起,通过牺牲业余时间来精进自己的行为等等。
直到今天看了书中的这段话,才明白一直以来自己对自律的定义过于狭隘,只能称之为狭义上的自律。
广义的自律是怎么样的呢?
书中对于自律,是这样解释的:
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自律有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第一个原则是:推迟满足感
顾名思义,就是把满足感往后推,简单来说,就是先苦后甜。
先放下暂时的安逸和享受,把人生中的痛苦和享乐的顺序重新排列。
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最大的快乐。
问题到来时,势必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尽可能早地去面对痛苦,放弃暂时的安逸或较轻的痛苦,去体验更大程度上的痛苦,这才是面对问题和痛苦最明智的方法。
现在承受痛苦,将来就可能获得更大的满足感。
而现在不解决问题,将来的痛苦会更大,延续的时间也会更长。
一句话,你不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问题不解决,它会永远横亘在你面前,成为是你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不如现在就撸起袖子加油干,使出浑身解数解决掉它,那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你除了收获成就感之外,还有成功的经验。
说来也巧,昨天遇到个事:组装儿童自行车。
我是一个连自行车都不会骑的人,零件什么的,我不认识它们,当然,它们也跟我不熟。
打开箱子之后,除了新物件的那种难闻的味道,还有映入眼帘不知名的各种零件,一看说明书,整整57个步骤,组装视频讲解也有30分钟。
这两点直接把我劝退,对,我怂了,我觉得我不会,我做不了,我也不愿意去做这事。
但是看到小可爱期待的眼神,再想想自己刚看的“延迟满足感”、“先苦后甜”,我决定把这事干了!
于是戴上口罩,按照视频讲解一步步的把零件组装起来,过程稍微有些费劲,螺丝什么的,拧来拧去,有点一塌糊涂,除了费零件,还挺废手的,哈哈。
中途小可爱一直各种干扰,抢东西,非要自己上手,还说他来教我~~
新手上路颇费时间~~
在小可爱的捣乱中和我生涩的组装动作中,耗时整整60分钟,一辆完整的小车终于出现在眼前。
小可爱手舞足蹈,三步并作两步的就坐了上去,开骑。
完工之后惊叹:原来我也能干好这活,原来先苦后甜是这种滋味。
今天看的书,也算是实践了一把,印象更加深刻。
延迟满足感,先苦后甜。
有时候,很多事情其实并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不愿意去尝试,不愿意面对困难,不相信自己能做好。
种种先入为主的想法,让成功离我们越来越远。
但其实,尝试一下,也许结果会让你意外。一次两次三次以后,面对未知的难题,面对困难,不管大事小事,也许我们会更加勇敢。也会更有信心,当然,也能把它们做好。
想起了《终身成长》里说到的两种思维。
发现自己昨天面对问题的时候,就是“固定型思维”,觉得不会就是不会。
后来勇于挑战自己,试着培养了“成长型思维”,说不定我能做到呢,学学,试一下,又没有什么损失。于是事情就做成了。
果然,成功与否,很多时候不是靠天赋和能力,更多的是受到我们在行动过程中思维模式的影响。
一件事,两本书都有实践到。
用杨绛先生的话来说,就是“用读书所得去生活,用生活所得去读书”。
我觉得自己,通过一件小事,又成长了一步。
加油女孩,期待越来越nice的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