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真忙,忙着吃饭,忙着约会。昨天同事约,今天朋友约,大家似乎都想在开学之前,为假期的结束办个告别仪式。
晚上的这位朋友,是我小时候的玩伴,但是大学毕业以后就很少见。上次回娘家又碰上了,于是加了微信留了电话,说要常联系。但是这期间我们联系的也不多,或者说其实也没有多少话要说,毕竟这么多年不见,共同话题确实也很少了。
我们约在了桃气小坊,据说这里的桃花酒特别地道。我们要了一个小包间,灯光暗淡,极有情调,适合聊私密话题。
我们点了几个小菜,要了两盅桃花酒。虽然开始聊得有些僵硬,气氛有点尴尬,但是我们都努力在找我们小时候的点滴回忆。渐渐地,朋友间的那种久违的相处模式又回来了。我们由过去聊到现在,聊孩子,聊男人,聊家庭,真是面面俱到。
聊到男人时,朋友突然露出悲戚的神情,说:“我们总为一点小事吵架。吵完后很久都不讲话,冷战。最近我们就在冷战中。”
我仔细看看眼前的这位朋友,脸上的粉扑得够厚,但是似乎没有掩盖住她脸上的细纹和抬头纹。脸色因喝了酒而红晕着,但是憔悴的感觉也很强烈。这或许和夫妻冷战有关吧。
想想自己,和温老师也是经常吵吵闹闹。刚结婚的时候,经常一言不合,我就砸东西。但是不管我们怎么吵怎么闹,从来不冷战。吵完,我们就必须要和解,不然我会憋死的。以前都是他让我,吵着吵着,突然就停下来说:"我们还是别吵了,吵架太累了,我们去吃美食吧。"
每次我都会说看在美食的份上,先不吵了。等吃完了再继续。当然,吃完东西也就吵不起来了。于是,我给他留下贪吃的印象,每次我生气,他会说:没有美食解决不了的问题!虽然这不是我的本意,但是总要给他和自己一个台阶下嘛。
这几年,我的气性也没那么大了,再加上有儿子从中调解,我们也不怎么吵架了。如果偶有别扭,我们也不带着怒气过夜。他如果没有及时道歉,我也会死皮赖脸地闹他,求和解。
我问朋友,为什么那么长时间冷战着,这样伤心也伤情。她说:“每次吵架,他从来不肯低头认错。难道要我先低头吗?我是女人,丢不起这个脸。"
这样的理论,有点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感觉。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吸收得真好。
但是,一个家庭真的需要讲气节吗?我有点疑惑了。记得毕淑敏说过:"在家庭中太看重一己气节的人,其实是一种枯燥的自卑。你以为在亲人面前挣得了面子,失去的却是尊重与宽容。片刻的满足带来长久的隐患,聪明的男人和女人,千万别因小失大。"
分歧时,不必拍案而起。争执起,义正辞可不严。有失误,莫要声色俱厉。灾难临头,携手共赴家难。
一个家中最大的气节应该是相互宽容体谅。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家是讲情的地方。不管男人女人,如果在家里什么事都要据理力争,那么,你将失去家人间的深厚情谊。
所以我认为,一个家庭中的男女最好的气节就是失节,愿意在爱的人面前放下自尊,放下身段,便是对家庭营建的最大贡献。
希望朋友能认同我的观点。争取做冷漠恢复后肯讲第一句话的人,早点消灭夫妻冷战带来的身心折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