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同事悄悄告诉我,上周因为有个学生特别调皮捣蛋,他一气之下就扭了这孩子的胳膊一下。没想到,孩子妈妈很细心,发现了孩子胳膊上的颜色变化。发消息给这位老师,说话很委婉,但也提醒老师,我家孩子很宝贝的,你可以提醒,但不要动手哦!
有本著名的自我提升类的书籍叫《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有个精彩的洞察:“积极的人想对策,消极的人做反应”。所以,看到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哪些想法和建议给到我的这位同事吗?
很多时候我们的冲动都源于这个“一气之下”,甚至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愤怒”之下。“愤怒”是一种消极情绪,怎样化解和应对这种情绪呢?
1.心理学家彭凯平教授给出的第一条建议是,请你后撤一步,避免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这种说法你肯定听过,心头火起的时候,先做几次深呼吸,或者数十个数,让自己冷静下来。
一个心智还不成熟的孩子不小心摔倒了,他可能会因为疼痛而恼怒,挥拳向地面砸过去,结果反倒让自己多受一次伤害。成年人可能会觉得孩子的做法很可笑,但其实当我们的理智突然被情绪劫持的时候,我们的表现也和孩子差不多。
所以,在消极情绪袭来的第一时间,提醒自己不要做出任何反应,这是为了切断类似“挥拳砸地板”的反射回路。
2.接下来,我们要做的第二件事是“认知重评”。
所谓的“认知重评”,就是调动理性,重新评估一遍眼下的情况。就像这位学生,在课堂上多次违反纪律,面对老师的提醒有恃无恐。
除了他不尊重老师之外,是否还能找到别的原因来解释他的行为?比如他就是比别的同学更多动,管不住自己;再比如他是通过这种方式引起你的注意,并无真正的恶意。
人在盛怒之下很容易戏剧化地解读现实。我们会在情绪的渲染下把对手想象得很邪恶,把困难想象得很恐怖。而认知重评可以帮我们消除当下的判断中被我们夸大的成分,矫正这种扭曲的认识。彭教授在书里引用了古希腊哲学家皮克·迪特斯的一句话:“真正困扰我们的不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而是我们围绕这件事编的故事。”认知重评就是用理性的,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把故事重讲一遍。这可以帮我们打消被动地做出应激反应的念头,从失控的情绪手中夺回生活的主动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