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三家都在尽量避免去过多的讲概念,讲感受因为讲这些东西是在做加法,讲的越多,你对结果的执着就会越多,你越讲果,会增加你的所知障。
什么是所知障呢?就是执着于你头脑里所掌握的认知和知识不放,结果,反而障碍了你当下的在行动上的实践,和对事物本质的验证和探索,这就是所知障。
举个浅显的例子,我们一般做题目的时候不看答案。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一旦你看了答案,你所有的认知都是围绕着这个答案去了,就是为了证明这个答案是对的,然后对于这道题具体自身想考你的知识点早就忽视了。
于是儒释道三家都不约而同的只讲过程,讲方向,讲回归,讲如何向内求。因为这样是在做减法。三家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当你去掉了人为的造作,摆脱了人欲的遮蔽,放下了头脑里思维活动的执着,回归当下,保持正念,不断修炼定力和专注力,最终出离了社会习气和思维惯性的驱动以后,那你自然就会知行合一,明心见性,无为而为了。
是不是和你的习惯相反的,并不是要你悟出个什么新的东西,然后朝向他努力,而是你根本就不用向外求,你的内在本来就是具足圆满的,良知有吗?都有。自性有吗?大家都一样。圣人呢?人人内心都住着一个圣人。佛呢?你自己就有佛性。你看不需要做任何的加法,而应该是一个不断让你去掉和放下做减法的过程。
等你把该空的空掉了,该放的放下了,该看破的看破了,该处理的处理了,你自然就功德圆满,自然就找到你想要的东西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