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果不快乐,说明还不是最后的结局。

如果不快乐,说明还不是最后的结局。

作者: 殷炳莲 | 来源:发表于2019-11-28 07:28 被阅读0次

    如果不快乐,说明还不是最后的结局。

                            往事随风/涵香采编

    孩子病了,我小心翼翼。

            两年前,孩子突然莫名头痛头晕没力气上不了学,去医院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

              住院回来后,症状还是不断反复,不得已,只能给孩子办了休学,因我和她爸长期关系不和冷战,孩子得病后更是陷入了无休止的争吵和互相埋怨,每天都在紧张的火药味中惶恐度日,彼此都感到精疲力竭,却不懂得越是争吵,对孩子的影响越坏;更不懂得孩子就是爸爸妈妈的一面镜子。

            我带着孩子到处求医问药,孩子却越来越抗拒去医院,甚至拒绝出门,只有捧着手机的时候,脸上才会有笑容。休学后就在家一直玩手机,玩到手抽筋,累得实在受不了了,才倒头昏睡。醒来继续玩,饿了就点外卖,体重从100一下子飙升到150,以前那个开朗阳光的小姑娘变成了蓬头垢面的邋遢肥胖样,心里像刀绞一样。

              我每天小心翼翼、胆颤心惊地无原则满足孩子的各种无理要求,总幻想着用自己的卑微能换来孩子的觉醒。没想到,我越来越忍让,孩子却越来越偏激,提的要求一不满足就砸东西,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自残。她爸实在受不了,干脆什么都不管了,父女俩有一段时间是形同陌路。

              我夹在中间小心翼翼,想做调和剂,换来的却是两人对我的大吼大叫肆意谩骂,我每天如履薄冰,害怕回家,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怎样的家庭风暴,出外,在人前我又不得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不敢让别人知道自己曾经优秀的孩子竟然成了抑郁症患者。心真的一天天在煎熬,在崩溃!

    家长课堂,学会轻装前进。

            这次有幸走进了郁金香家长课堂,镜面老师的观呼吸和三不原则让自己狂躁不安的心渐渐安定了下来,焦虑紧张情绪得到了释放和缓解,老师对每一个问题家庭的分析和指导意见及观呼吸现场指导让我们学会放下,轻装前进!

            以前,孩子得病两年来,我一直处在深深的病耻感中,不敢跟身边的人说孩子得了这个病,从家长课堂回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开始身体力行地践行三不原则,渐渐我的焦虑情绪缓解了不少,现在可以跟自己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抑郁只是精神上的一场感冒,敢于正视直面,坚定信念、坦然面对,积极配合治疗,孩子肯定会有康复的一天。

            孩子今年复学,边吃药边上学,复学之路仍然是磕磕绊绊。

            早上,孩子会说头晕没力气难受,起床困难,换成以前,我会催促她快点起床,反复多次叫了没效果无形中会加大嗓门,现在经过老师的指导,我学着先抱抱她,然后就做观呼吸平复自己的情绪,轻轻跟她说“妈妈等会去上班了”,不再强求孩子去学校。

    卑微的爱不是真爱。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多年来我们紧张的家庭关系使得我一直像个怨妇,每一次大人之间的争吵后,我都会有一种深深的负罪感,觉得孩子在这样不和谐的环境中成长是对她的一种亏欠,我像赎罪式地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给孩子买买买,同龄人有的我一样都不落下,没有的也给她超前买,在孩子用钱上从来都是有求必应,毫不吝啬,孩子却一点都不领情,给她再多也不见笑容,心一点点地在疏远我,除了给钱的那一刻看得到偶尔一笑,平时对我敬而远之。

          我每次小心翼翼地问她“想不想去看电影?想不想去旅游?想不想去看漫展.......妈妈陪你一起去”,她立马就一句话“没兴趣,要去也不要你陪!”

              都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我的孩子怎么会变成白眼狼了呢?

              现在通过学习,我慢慢开始觉悟,对孩子无原则的给钱无原则的爱就是毒药。讨好式的爱不是真爱——我明明是一个妈妈,却卑微得像个孩子,失去的恰恰是自己的尊严。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要学会温柔地拒绝。

            孩子是树上的果子,父母是枝干是根,根系强壮发达枝繁叶茂才能结出好果,只有父母把自己修炼好了,孩子才会觉醒,才会变好。

              通过学习心眼力、镜子法则,认识到改变自己有多重要。因为对孩子对爱人有太多的设定与期待,所以一旦她们跟你设想的结果不一样就心里惶恐,甚至委屈,为什么自己辛辛苦苦得不到好的回报?虽然孩子还是那个孩子,爱人还是那个爱人,改变了自己对孩子对爱人的看法,试着学会坦然接受后,看什么都开始顺眼了。

            感恩孩子让我意识到自己必须成长,我好了,孩子才能更好。放手让孩子做自我,可能更坏,但起码还有好的希望。

            改变自己真的很难,特别是当自己的情绪也到了忍无可忍崩溃的边缘,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就去做观呼吸,去走路跑步,学会无条件地爱自己的孩子,哪怕以后平庸普通宅在家里,也一样爱她,这样一想,心就渐渐变得坦然了。

            坚持三不,不要越位不要包办,只有站对位置才能做对事。我意识到,孩子面前,我是高的,她是低的;我是大的,她是小的。让自己和孩子在不同的角色层面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关系大于教育。

            灯下母子,陪伴大于教育,关系大于教育。良好的生命状态取决于良好的关系,没有和谐的亲子关系,哪里来的教育孩子?没有和谐的夫妻关系,哪来健康的亲子关系?家庭教育,一环套一环,妈妈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学会活在当下,与孩子共情。曾几何时,作为家长一心在外打拼只想着多赚钱,孩子放学让她自己点外卖上晚托班,自己回到家有时孩子都已经睡着了,现在回想起来曾错过了多少与孩子的成长时光。其实孩子要的是妈妈的亲情陪伴,再多的物质给予都是补偿不了的,给了她们丰厚的物质享受孩子却还越来越不快乐,还处处跟我对着干。

            马斯洛五大需求理论 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就是所谓的“代沟”:爸爸妈妈们还停留在物质层面的满足,我们的孩子却已远远地跑在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上。放弃学习和思考的爸爸妈妈们,跟孩子们的距离越拉越远,所以相处起来,越来越累。

            小孩子太感知,成年人太认知,这就是童年创伤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而生活重要的恰恰是自己的感受,因为感受是灵魂的语言。

              原来,我给的不是孩子想要的。孩子之所以会变成白眼狼,是因为家长努力的方向错了,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只有自己变好了,孩子才能变好。虽然未来的路注定不会平坦,学着改变,至少还有希望,我相信,总有一天孩子能正常回归社会,拥有属于她自己的美好生活。

            孩子是上天赐给我们最好的礼物,上天只会安排快乐的结局。如果不快乐,说明还不是最后结局。

       

    附一点心理学知识:

           

    萨尔瓦多·米纽庆在其建立的结构家庭治疗理论里,描述了一种人际边界过度紧密的家庭关系模式——纠缠关系。指的就是妈妈(爸爸)不能控制自己的满腔母(父)爱,在亲子关系上越界,以爱为名的控制和束缚,对孩子的伤害更隐蔽也更具杀伤力。

    毛姆曾在《刀锋》里说:一个人是他所经历和信仰的一切的总和。孩子最终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在他人生初期所处于的家庭环境中,常常就已埋下伏笔。因被占领和剥夺而产生愤怒感,是人类本能的反应。

    但是,当父母混淆了亲子关系的边界,抢夺了本应属于孩子的领地控制权,并向他灌输,这么做都是因为爱,都是为了你好。那么单纯的孩子就会认为自己的怨愤是错误且罪恶的。一旦这种负罪感盘踞心头,即使长大成人,他们多半也无法处理好人际关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不快乐,说明还不是最后的结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dv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