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烂熟经典于心中,境界却不同

烂熟经典于心中,境界却不同

作者: 养正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1-04-05 10:25 被阅读0次

隋朝经学家刘炫颇为令人折服和惊异。

《孝经注疏》引《隋书》云:“刘炫字光伯,河间景城人。炫左画方,右画圆,口诵、目数,耳听,五事并举,无所遗失。吏部尚书韦世康问其所能,炫自为状曰:‘《周礼》、《礼记》、《毛诗》、《尚书》、《公羊》、《左传》、《孝经》、《论语》,孔、郑、王、何、服、杜等注,凡三十家,虽义有精粗,并堪讲授。”

《孝经》注疏

这么多经典都可以一一为别人讲授,其对于经典及注疏可谓熟矣。

在同一时期教育家、思想家王通(又称文中子)是如何看待和评价刘炫的呢?偶然在《中说》看到一则记载:刘炫见子,谈《六经》,唱其端,终日不竭。子曰:其多也!”炫曰:“先儒异同,不可不述也。”子曰:“一以贯之可矣。尔以尼父为多学而识之耶?”炫退,子谓门人曰:荣华其言,小成其道,难矣哉“!

《中说》

什么意思?

刘炫拜见文中子,谈论《六经》,言其端绪,说了一整天也没说完,文中子说:“怎么这么多啊!”刘炫说:“先儒的异同,不能不说。”文中子说把握中心,贯穿前后就可以了,你以为孔子学识广博记忆超群吗?刘炫离去,文中子对门人说,“言辞华丽,境界不高,难以获得孔子之学的要义!

由此便有所感触:经学家刘炫如此聪明,熟读精通儒家经典,能滔滔不绝阐述,同样很小就熟读儒家经典的文中子却言其未得要义。

熟读经典是第一步,然熟读后能否得其要义,又另一说矣。

从事实来看,刘炫在历史的地位上不及王通。

著名的启蒙读物《三字经》把隋朝王通列为诸子百家的五子之一:“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足见文中子或在宋时已备受推崇。

同为熟读儒家经典,在深得儒家要义上,王通显然更胜一筹。

相关文章

  • 烂熟经典于心中,境界却不同

    隋朝经学家刘炫颇为令人折服和惊异。 《孝经注疏》引《隋书》云:“刘炫字光伯,河间景城人。炫左画方,右画圆,口诵、目...

  • 格局大,则气场强。

    每个人的境界不同,站的高度不同,心中装的东西不同,使命感与价值观不同,气场自然迥异。 读经典 经典的,才有能量。 ...

  • 【经营管理】:无尽超越之无上善境界

    ★❤ 于…提升自彼的生命境界提升自彼的生命质量…中 境界,跟,品质,有何不同? 品质,由境界界定境界,由品质确认 ...

  • 死记古文大有益处

    国学不需要理解 死记硬背 滚瓜烂熟 你的境界,水平就上去啦。

  • 沧海悟明道

    天海之间 可无限广阔 亦可形同一线 全在乎于不同的视角与想象 道可悟 亦可论辩 全在乎于心中的境界与修为 悟道者当...

  • 经典

    读一本经典,烂熟于心 一直以来,对于古代都是喜欢的。学生时代所需要背的古文诗词,似乎都是印刻在心中只待脱口而出的,...

  • 《笔记:修行》

    今日笔记: 修行无须执着于哪个信仰、哪部经典,修行无须执着于哪个法门、哪层境界......修行必须打破一切的界限、...

  • 教学灵感

    灵感可能是来自于两种不同质却同源物体(事物、时空、情境)的摩擦、折叠、映射而形成的一种教学生长的境界?

  • 大格局,集聚大势能

    每个人的境界不同,站的高度不同,心中装的东西不同,使命感与价值观不同,气场自然迥异。 大格局的势能,自带节奏,无形...

  • 做最好的自己,别让任何人打乱你的生命节奏(醍醐灌顶)

    打开格局,赋予意义。 每个人的境界不同,站的高度不同,心中装的东西不同,使命感与价值观不同,气场自然迥异。大格局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烂熟经典于心中,境界却不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fdk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