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提到了设计一个站在肩上的小人,利用这个视角观察互动中的关系信息,通过关系来做咨询
接着就是开始慢慢了解具体实操的一些方法,在学习理论前,我们先看一下作者举的例子,来访者提到老公周末节假日居家就躺在沙发上,不怎么说话特别沉闷,为此吵过很多次
咨询师的建议:丈夫躺沙发上潜意识是希望被照顾,之后你需要做几件事:调好他看的节目,给他盖上被子,在切一杯茶,坚持两个月
来访者半信半疑的去做了。
两个月后,收到反馈,丈夫不好意思躺着了,开始主动做家务,也会安排一些户外活动了
那么这个改变是怎么发生的呢?
这样的场景其实我们也很熟悉的,放学后在家特安静,下班后在家躺沙发,休假躺床上起不来…
其实我们也知道这样不好,想过这问题,也和朋友聊过这些,最后还是没有任何变化,唯一的变化就是我们一直在想着“改变”但从不为此做点什么~
好了,我们来看看咨询师提到的“潜意识”,这里先想一下自己过去的一些理解和经验,或者也可以去检索一下概念,譬如我自己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无数意识中比较早期的,在意识深处的一些意识
我们先不论其正确与否,再来看看专业一些的解释:是我们意识不到的,存在于内心深处的欲望和需求。
这样一看,我的理解是偏差比较大的,所以要把新的解释替换成之前的,也就是潜意识是我们很难意识到存在于大脑深处的欲望和需求。
至少,我们知道了潜意识属于欲望和需求,那么理解日常的欲望需求,就有慢慢探究到的可能性了
关于欲望,之前学过“欲望八爪鱼”把欲望分为了:私人欲望(潜力,自尊,身份等),社交欲望(名声,尊重,地位等),生活方式欲望(自由,平衡,幸福等),道德欲望(乐于助人,善良,改变未来等),生存欲望(无债务,衣食无忧,安全等)
这里可以试一下,看看上面例子中的丈夫的潜意识属于哪一类,或者看看自己周末躺平又属于哪一类欲望或需求呢,每一类欲望就对应着关联的需求
上面就是用理论去解释现象的一个尝试,第一次尝试正确与否反而没那么重要,我们学习的过程本就如此,学简单的抽象的,然后越来越具体深入和系统化,慢慢靠近事实和真相
这里举一个例子说一下,我们对秦始皇其人的印象大概是:雄才大略一类的,但随着我们逐渐的了解,知道其童年经历和遭遇,然后明白在那个时代边塞骑兵的发展,还有其用人的一些独到之处,还有他解决内忧外患的经过,最后一扫六和,然后统一文字,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焚书,以上诸多都是为其统一服务,到后面研究方法越深刻,学明白其中事由,我们学习的过程,就是理解这件事的拼图一点点完善的过程,整个过程就是知道的越多,越无知的状态
用理论或者知识解释现象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具体的问题,所以这需要长期持续的训练,我们能准确解释的现象越多,解决问题的灵活度就越高
继续说前面的例子,丈夫躺沙发是现象,咨询师看到的是希望被照顾,看到这一层然后就有了对应的方法:做一些照顾相关的事儿,一段时间后,之前的行为发生改变。这就意味着解释到希望被照顾这一层设计相关实践就能得到相应的改变。
我们会遇到一个阻力,就是理论也理解了,现象也看到了,能用理论解释现象了,但是该怎么促成改变发生,或者自己如何才能举一反三的应用起来呢?
我自己也困于这个阶段,前面一长辈给我的告诫还在耳边回响呢:人生像走阶梯,每一阶有每一阶的难点,学写作有写作的难点,学心理咨询有心理咨询的难点,你没有克服难点,再怎么努力都是原地跳,所以当你克服难点,你跳上去就不会下来了。
前面我们解决了一个难点,看到了现象,理解了概念,能用概念解释现象了,上面完成了本次学习的一半,接下来是另一个难点:找到促成现象“发生改变”的动作。
这里继续看一下理论:潜意识的需求你要让当事人意识到,再提供象征性的满足。
前面提例子时,遗漏了这部分,咨询时,夫妻双方在场的,所以满足了让当事人意识到自己“需要被照顾”和由妻子完成“象征性满足”
所以潜意识的概念:潜意识是心理咨询中精神分析流派的基础理论,意思是我们意识不到的,存在于内心深处的欲望和需求。
潜意识的需求你要让当事人意识到,再提供象征性的满足。
也就是到用新理论替换自己的经验,再到更新到现在的理解,算完成了前半部分
接着就是实践应用了,作为一个初学者,需要做的是打基础,具体可这样操作:从书本、课堂和高手的案例当中,需要你学习的时候特别留意,不断积累。作者建议随身带个笔记本,把看到的好操作记下来,写成明确的步骤。
然后遇到同类型理论解释的现象进行还原式的实践,反思有效的例子,总结成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譬如最开始提到的例子分三步:
[第一,当着伴侣双方的面,解释丈夫“躺沙发”,是潜意识里需要“被照顾”。
第二,设计一个象征性的照顾仪式,把它拆成几个动作,比如开电视,盖被子。
第三,同样当着双方的面,请一方用这个仪式照顾另一方。
这样一来,从现象到理论,再从理论指向动作,才是学习理论的一个完整路径。]
这是一个总结性的框架,作为我们自己实操的参考
[理论越学越多,你会发现不同理论可能会对同一个现象,提出不同的解释。你要记住,不同的解释,是为了不同的改变方向服务的。]
就如躺沙发的例子,其他人有不一样的缘由,也许是觉得这样是“自由”的,放松的,那么就要挑战其对自由和放松的理解和实践
最后,我们再次复习一下,学理论的核心是为了最终的实践和应用促成改变,达成目的,继续向前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