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很多场著名的谈话,比如“青梅煮酒论英雄”,比如“隆中对”,再比如近现代史上的“窑洞对”——历史周期率。
一席话影响深远,流传千古。
培训明天就要结束了,今天下午已到相对放松的时候,吃完饭后打算到山庄的园子里转一圈。忙碌好几天,还没有看看这山庄里的山山水水呢!
未走几步,便看到有同僚在亭子里的椅子上坐着,顺便过去搭话。未及离开,又来一同事,于是决定坐下来慢慢聊。
结果,这一聊,便是历史,便是时势,便是人事,就有了愤慨,有了爱憎,有了郁闷。
谁人不曾指点江山?人到中年,“一怀襟抱未曾开”,正是不平则鸣激越时。
否定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不能认同,是经历岁月后对生活有了自己的认知,不愿一直糊涂,不愿一直被动。
但前路是何等艰难而遥远,愤懑容易表达,抱负却难实现。
但,正因其艰难,我们才不愿放弃——我们不能把主动权一直交给对方。
不愿被蒙骗,不愿被牵引,那就要自己主动争取。“路漫漫其修远兮”,屈原不惧求索,我们自然也当仁不让。
一席话不过是闲聊,所聊内容的质量也不能与先贤相比,但心头的那份热血和激情,还是与古人有几分相像的。
大理想必有大动作,那我们的小志向就小坚持吧。
终究要相信自己,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想法,才能活出真我。
放弃战斗,便是放弃自我,此生将活在别人的风格之下、模式之下(前提当然是这种风格、模式令我义愤填膺)。
这是我们所不能忍受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