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6822961/848fbdb324634ee7.png)
写下《一月复始》时,身边已是浓浓的年味。图书馆里几乎没有人,大家早已结束了一年的漂泊与疲惫,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我也不例外,八日假期,窝在家中吃饭、睡觉、看电影,不出门,不社交,唯一的运动量,就是日落时分,带着狗子去河边遛遛。
以前的我,总是志在四方,盼望独立,盼望出发,可是这一次上班离家前,竟如此忧愁与不舍。转眼在他乡工作了三年,“家”真的只成了一个符号,只有冬夏,没有春秋,与父母相伴的时日,越发短暂与珍贵。至于亲戚朋友,余生相逢的次数,感觉掰着手指都能数过来了。
以往每年初一,我都要随父母和大伯一家四处拜年,可今年竟一家都没有走访。领队的大伯去年车祸离世,长辈们也是各种生老病死,或被儿女接去了城市。农村正逐渐消失,消失在岁月里,消失在城市化浪潮里。唯有村口小卖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摆着烟酒糖茶、零食玩具,老板娘挺拔干练的身板,一年年佝偻了下去。
身边越来越多朋友工作、结婚,村里越来越多老人重病、离世。光阴是一趟单程公交,每个站点,都有人被无情地赶下车。而我,到了世俗眼光中结婚生子的年纪,却固执地把自己当小孩子,天真地相信爱我与我爱的人,都不会离开。但越来越低的泪点出卖了我,无论现实亦或影视剧作,都丝毫看不得生死别离。
对收假的抵触,另一方面源于工作压力。年前一个月不忙,我便经常寻一僻静处,悄悄备考刷题。明知上半年会是噩梦般忙碌,我作为岗位副主管,应当尽早学习参与,可总是拖延着,被动着,不愿深入。于是一个中午,组长找我谈话,结合去年“庸碌无为”的表现,将我一顿批评鞭策。我老老实实低头听训,怯怯地表决心,今年一定主动作为。
我对“碌碌无为”作了深刻反省,一方面团队去年杂活多,大项任务少;另一方面我不擅长沟通协调,只顾低头拉车,没有亮点、创新点,确实有失“主管”职责。此外,在职读研,需要单位同意报考,去年报名时,领导就以“业务不突出”为由,驳回了我的诉求,今年,我不想重蹈覆辙。
月底,又迎来两条糟糕的消息。一是意外弄坏了一颗牙齿,拔牙颇多不顺;二是考研成绩公布,除了英语,其余一无是处,比自己预估低不少,正在深刻检讨。
二月春生,本该是明媚时节,可一场大雪一场寒潮,又将天地冰封。但冰雪之下,总蕴含着希望,一如黯淡低谷的二月,我也经历了诸多“小确幸”。
返岗后,上班时间逐渐充实,下班后的生活秩序,也在逐步恢复、重建。春生向阳,我一改往日深色调的穿搭,换上一身白衣,心情随之轻快。在阅读写作方面,我读了5本书,达成了7日和14日阅读挑战成就,喜提2篇伯乐推文、2篇理事会推文,如愿获得了优秀创作者徽章。
我欣喜地发现,阅读真的能滋养灵感。二月在简书写作两万余字,尘封已久的废稿,也接续了思路。但两篇投纸媒的稿子,改得有点心烦意乱,在此感谢老师的耐心指导,我还有待提高。
渡过了最情绪低落的元夕,就彻底与过年、与旧岁作别了。离家后,过惯了“空巢青年”的日子,从起初的落寞空虚,到如今愈发享受独处,靠爱好与学习填满业余时间。岁月匆匆流逝,我常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助,似一座大滑梯,一旦离开起点,便无法控制走向、速度,无法暂停或重回起点。
二月的碎碎念写到这里,三月,重拾考研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