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早腾来办公室交作业本,临出门又返身对我说:老师,班上学生都在议论你。 没等她说完,我脑袋立马警觉起来:他们议论什么?
腾却一脸坏笑:他们几个女生说,老师,你是不是就那几件衣服,怎么没见你穿其他衣服,他们还说,怪不得你有车开。说完,腾一脸笑容转身离开办公室。
现在的孩子,还真是鬼灵精怪,让我意料不到,他们对老师的穿着打扮也这么上心。
当然,我明白她们并无恶意,充其量无非好奇,所以,我并没追问腾,她话语中的她们具体指哪些人。
反观自己这段时间换洗的衣服的确单衣:长裤,清一色的黑,一件短款羽绒服,一件长款羽绒服。要不是今天学生戏说,坦率地说,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其实柜子中,过冬的衣物不少,甚至不缺“牌子”衣服,或许就是这种个性,用我婶婶的话形容,我只要有些衣服穿穿就行,记得当年师范毕业,婶婶也戏说我,都十八九岁的人了,穿的衣服还要你娘买,我被婶婶一阵取笑,顿觉脸上火辣辣的。
最终,在婶婶的怂恿下,我第一次挑选购买自己喜欢的衣服:一条休闲裤,一件短袖,还别说,自己买的衣服,又是自己喜欢的,穿在身上,神气自信不少。
但这些年来,似乎又回到学生时代,对于购衣也没什么兴趣,一来衣物太贵,二来男式衣物款式差不多,无非就是牌子上的差别,因此,更无心更新衣物,再何况,如今也四十好几的人,穿着对于我来说,不追求时尚潮流,只需整洁得体,不过于寒磣就行!
现在来看,我的消费观,无意之中给学生留以“节俭”的印象。
说到我的节俭,我想是自小受环境的影响。
从小,我爸爸便在我们三姊妹前灌输节俭的思想:物品不准随意乱扔,吃食更不得浪费,父亲是这么要求我们,他也要这样要求自己,舍不得的吃,也舍不得穿,印象中有件事,至今还历历在目,我是家中唯一男丁,暑假里,作为特殊待遇,父亲总会接我到矿上小住几天,那时的矿务局所在地,人多热闹,在我眼里,与城区无异,各种吃食,种类繁多,尤其是摊上时鲜水果,令我这乡下小孩,垂诞欲滴,一天,终归是被白里透红的水蜜桃给“诱”住,低声告诉父亲说想吃,父亲问问价,欲走又回,掏出钱只买了一个,给我说:你吃,我不吃!当然,也有“他吃,我不吃”的时候,那便是我吃剩了的饭,或者不想吃的菜。
直至现在,父亲仍“节俭”成性,一只空瓶,一张废纸,都被他宝爱着积攒起来送到废品站,尤为好笑的是,我的小儿子,一有废品,也嚷嚷着交给父亲,说:卖了废品换钱买零食!
孩子的话,令我忍俊不禁,看样子,“节俭”的品质要代代相传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