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不太好的习惯,就是早上起得早,而且睁开眼就肚子咕咕叫,非得马上吃东西才觉得舒服, 这不,又在提抗议了。
好久没吃早面了,寻思着几家自己喜欢的面馆,为了省事也方便就直接先走到楼下的小面馆,帅气的小哥哥还在准备着,吃面还得等十分钟,浪费时间啊。马上想到在离家不远但不顺路的一家景区面馆,上次难得吃一回,感觉挺对我胃口,绕点道反正还早。
清晨的梅里古都像是还沉浸在睡梦中,安详地、静静的等待着新一天的早霞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虽然偶尔有人散步至此,但也许是习以为常了,只不过微微地瞥了一眼,就离它而去了。只有保洁阿姨正在埋头忙绿着,他们辛勤地劳动着,确保在游客到来时,展现的是文明、整洁、有序的景区风貌。
现在的风景区也更人性化了,等出来时才发觉,停车满两小时才收费,跟其他公园入园就收费就有了明显的对比。想不通,都是人民的资源,为啥区别会那么大呢?
停好车漫步在景区的人行道上,舒缓的音乐从路边草丛中飘散出来,夹杂着空气中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这是一种视觉、嗅觉、听觉立体盛宴,这种美妙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天空中偶尔轻盈地飞过几只白鹭,他们只顾自己尽情舒展羽翼,也习惯了与人共处,见到人也不在是惊慌失措、掉头就跑了,这种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
穿过一篇林荫小道,一排仿古建筑呈现在眼前,虽然看起来确实比较新,感觉不到那种古朴典雅的韵味,但整体感还是比较一致,最起码看起来比较舒服。
走进其中一家面馆,老板娘一家已经忙碌了一阵子了,一排排准备好佐料的面碗整齐地摆放着,等待着一批批客人的到来;厨师还在忙碌翻炒着小菜,无锡话叫作“浇头”。这是一家地道的老无锡口味的面馆。
老无锡面是无锡地区的传统美食,有着独特的特色和口味。这是GPT提供给我的介绍,虽然有点出入,但总体特色就是如此。以下是无锡面的一些特点:
1. 面条的制作:无锡面选用高筋面粉制作,经过多次揉搓和拉制而成。这种制作方法使得面条富有弹性,口感十分Q弹。
2. 汤底的鲜香:无锡面的汤底通常以猪骨、鸡骨、火腿骨等熬制而成,炖煮时间长,提取出浓郁的鲜香味道。汤底中加入了适量的调料和香料,使得汤的味道更加丰富。如果你想吃拌面,这是个很讲究的汤料;拌面的底料中最具特色的就是糖和鲜酱油。
3. 配料的丰富:无锡面的配料非常丰富多样。常见的配料包括烧肉、熏鱼、豆腐干、烧饼、香菇、莴苣叶等。这些配料不仅增加了口感的层次感,还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价值。
4. 独特的调味品:在品尝无锡面时,人们通常会添加一些特色的调味品。例如,花生酱、葱花、酱油等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以提升面条的风味。
5. 鲜美的口感:无锡面的特色之一是它的口感。面条劲道有弹性,汤底鲜香浓郁,配料丰富多样,这使得整碗面条吃起来口感丰富、美味可口。
总的来说,无锡面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鲜香的汤底和丰富多样的配料而受到喜爱。它的口感和味道都具有独特的特色,吸引了众多食客前来品尝。
其实,一碗美味的无锡面没有一定的功底是做不出那种味的,就如南京的盐水鸭、北京的板鸭一样,看似简单自己做就是没那味;也如妈妈的口味,为啥你一入口就能尝出那味一样。
老板娘边下面条边唠嗑,跟我推荐着她的菜谱,还时不时地跟我说道菜怎么炒,火候如何控制。看到出来,虽然面馆里只有我一个人,但她还是那么乐观、开朗,在这种环境中就餐,哪怕口味稍微差些,游客也不会计较,更何况味很纯正呢!
聊起今年生意如何时,她也沉默了一下,脸上常带的笑容也有些感觉僵硬了些,不过很快她又调整过来开朗地笑说,无所谓,人活着是要挣钱,但那不是唯一的,只要自己开心、客人满意就是她对她最大的回报。
这位老太太虽然肯定是奶奶辈的年纪了,但活得这么通透,是我没有想到的,也许那些文人雅客有心灵鸡汤的净化,表面上看有这种气质,但老奶奶是从里到外展现的很自然,让人感觉很舒服,跟她聊天根本没有了代沟感,简单总结她一句:开心就好。
离开时我说再帮我打包一份浇头,午饭就省得食堂打菜了,而且新鲜、清爽、味正,其次也想着让她多做一点生意。那曾想,帮我打好包后她又开始跟我分享了,除了我点的三鲜外,还帮着准备了点雪菜肉丝、两片素鸡和一簇豆芽。其他饭馆打包恨不得尽量可以少提供些,她到好,不仅倒贴还跟我说,带回去后赶紧进冰箱才能保险;我要求打包的菜一个人不够吃,而且品种太少,就饭口味太单一,同时让我尝试一下她其他菜的风味,考虑得比我自己都周全,一下子感觉到了妈妈的味道,也想起已经好久没回家去看望她老人家了。这是不是人们常说的“热心肠”。
临走时还不忘提醒,路上注意安全,下次有空再来。有这种感觉能不再来吗!我也相信,她对待每位客户都是这么热心、耐心,我也相信,她家的生意肯定会越来越好。
我们只要真心付出对待每一个人,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有判断力,持之以恒,你的付出会有更大的回报,也希望大家都能真心地对待彼此,这个社会就会更纯粹、更简单、更祥和,我们的最终目标不就是如此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