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新闻说已有两个孩子的南昌某KTV法人代表带怀孕的小三回家,妻子陪其产检,因不堪忍受耻辱,选择从28楼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监控视频记录下这碎心的一幕。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中国经济网女记者段丹峰因未婚夫出轨选择从11楼跳下身亡。
31年前,风华正茂的当红女明星翁美玲被曝为情所困选择在自家寓所结束生命,致使83年版的《射雕英雄传》成为永远超越不了的经典。
她们需要以死昭告世人或者只是那个她心里认为的负心人,她们的内心该是何等的愤怒与绝望。

曾经看过一项调查,题目是:人们靠什么渡过逆境?答案有两个选项:一是意志力;二是来自他人的关怀。有78%的人选择的是“意志力”,22%的人选择的是来自“他人的关怀”。
大多数人觉得意志力才是帮助自身渡过逆境的最佳选择。事实真是这样吗?
多年以前,我经营着一家小小的公司,因自身业务能力不足,全盘将公司交给一个十分信任的朋友打理,最后的结果是以惨败收场。当时心情低落到冰点,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以泪洗面。在那样艰难的时刻,得到来自两位朋友的安慰与鼓励。一位是大致了解事情经过的向东姐,那时她天天下班后来看我,陪我静坐,陪我说话,给我讲她身边的人和事,用她的方法努力帮助我回归;还有一位,就是不明就里的好友郭金牛,他只在电话里用吊儿郎当的口吻说了这一句:这下终于有时间去相亲了。一位润物细无声,一位幽默得让人忍俊不住,我最终得以毫发无损活蹦乱跳,他们俩人功不可没。
从那时起开始了解,一个人能不能快速地从逆境中走出来,意志力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关键是TA的周围有没有人在恰当的时候给予回应和支持。当一个人拥有一段或几段有支持力、有回应的社会关系,再配合一定的处理困境的能力,TA就能迅速从逆境中走出来,快速适应环境。

困境人人都会遇到,但,为什么,自杀的总是女人?
自古以来,女人在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中都处于一种被压抑的状态。社会不曾给予女人受教育和参与各种社会意见的机会,女人的作用似乎只是一个家庭的看护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文明的普及,即使是女人也有机会和男人一同接受教育的今天,女人作为家庭看护者的这一角色依然没有被改变。在家庭关系中,特别是亲子关系中,男人的角色通常是缺位的。养育的重担往往是压在女人身上。这就不难理解,新闻中的那位妻子,纵使知道丈夫在一年前就已出轨,为了孩子,依然没有选择离婚,致使事情恶化,最后赔上生命作为代价,令人唏嘘。
女人,什么时候不再把自己当成家庭的看护者,不再觉得婚姻爱情是生活必需品,不再从一段鸡肋的关系中追问身份,不再为了孩子忍辱苟且,有喜欢的工作,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真心谈得来的朋友,并能做好未来安排,那时候,才算真正活出自我。谁爱出轨出轨,爱小三小三,爱生几个生几个,都一边呆着去。也只有到那时,这样的悲剧才算真正结束,而这条路,还很漫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