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听了李笑来老师几次网络音频的分享后,被他的观点打动,不但关注了他的微信公众号“学习学习再学习”,订阅了他的得到专栏,还加入了他创办的新生大学,亦步亦趋跟着李老师学习。虽然还没有完全领悟,但也开始尝试践行一些理念。今天套用他的公众号名字,写一些最近的感悟,叫“练习练习再练习”。
同“学习学习再学习”一样,“练习练习再练习”是指,不断练习打磨练习的技能再去练习。而练习的方法就在我最近阅读的两本书里《刻意练习》和《练习的心态》。
《刻意练习》可以说是练习技能的总纲,它告诉我们只要肯花时间,在舒适区外,大量重复地进行有目的的练习,几乎可以学会一切想学会的技能。而且很多技能并不需要练习10000小时这么长时间。
我认为,这里的关键在于有目的。怎样做到有目的,作者说是建立心理表征,对练习的目标成果至少有大概的感知,知道练成了以后大概是个什么样子。针对大目标的表征,可以分解为针对中目标、小目标的中表征、小表征。表征越大关系越复杂。书中具了一个关于表征的句式,就是“如果……那么……”。使用起来就像“如果出现A状况,那么就用B办法来解决”。因此,我粗浅的将所谓的表征理解为套路。小套路解决相对独立的单个问题,中套路可以将几个小套路联系起来解决一个复杂一点的难题,而大套路就要整合更多的中套路和小套路,来解决拯救世界的问题。熟练掌握套路越多,就能越快的完成目标。
如果我说的不算绕口的话,练过艺术或体育可能对以上描述马上就能有一个模糊的感知。如果你学过素描,可能会回想起最开始学画石膏几何体的情景;如果你学过钢琴或别的乐器,可能会回想起最开始练习弹奏每一个音符的情景;如果你练过体育,可能会回想起深蹲杠铃导致大腿酸胀的感觉。这样模糊的感知,就是对上面那段话的一个心理表征。
……
(以上及以后都是我个人的理解,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讨论。时间已晚,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