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事得有始有终。本来都懒得写这篇“游记”了,可是还是说服自己得把记录进行下去。颇有证明“本人到此一游”的意味,哈哈。
这次去的是颐和园。小的时候好像去过,但早已忘了是什么样子。颐和园和圆明园离得很近。和爱国教育基地圆明园不同,颐和园少了一丝凄凉和空旷,多了一丝人气儿。两个地方完全给我带来了不同的心境。但相同的是,每当伴着落日的余晖离开,隔着旧墙看到高耸的瓦当的一角时,都会不禁鼻头一酸。昔日的繁华,昔日的热闹景象,昔日的风起云涌皆已不再,空留下空空的殿堂。
排了好长的队。和妈妈是九点多到的。而在园人数就已达到了两万多。预警级别还很低。
从北宫门地铁站D口出来的一路上,就碰到了很多歪果仁。一群充满活力的歪果仁看起来都是高中生的模样,听他们的交谈,我的判断是德国人。可能是世界杯的时候,我这个伪球迷总是喜欢看帅哥,而德国队呢整体来说都不错,个高颜值高。最喜欢他们的球衣,颜色超好看。
进园的第一站,苏州街。说来惭愧,虽说是江苏人,却除了自己的家乡沭阳,大姑的家徐州,和二叔曾带我去过的连云港外,再没去过其它的市。有机会,我一定要去苏南看看。
颐和园是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皇家园林,是乾隆在位时献给他的母亲的。颐和园后来又成了慈禧太后的居所。颐和园同样是英法联军毁坏的对象,朝廷后来又挪用了海军几百万白银对颐和园进行了修复。虽然颐和园如今闻名中外,但是如果圆明园没有被毁坏的话,也绝不是它的对手。


因苏州街地势要低些,而且中间都是水,所以超凉快。





夏天在这里看荷花应该会很美吧~

老妈一言不合就拍照。为了掩饰她自己辣么爱照相,也得给我照。





说实话,有的狭窄的小道上连个护栏都没有,有点儿小吓人。我猜水应该不深,要不然掉下去的话就惨了。
出了苏州街,就要爬万寿山了。真的挺高挺陡的,一点儿不亚于爬长城。在山脚下往上望去,简直惊呆了。一层层的宫殿错落有致,到底是怎么建的。书到用时方恨少。看到得越多就越觉得自己无知。本来就路痴的我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去了哪儿,没去哪儿。






看到这个,有种花果山水帘洞的感觉。

听导游说这个墙壁上的1119个佛像都是由景德镇的瓷器烧制的。






下山的路上来两张。


下了山终于看到了海。







清华轩,好雅致的名字。让我不禁想起了水木年华。



一个歪果仁小朋友抱着一个更小的小朋友,好有爱的画面。




颐和园内有很多被改造成“小卖部”。不开心。

商品部里面的桌椅。

后来来到了排云殿,新一轮的攀爬开始。最高点是佛香阁。






See you again,迷彩树。

不知道这是什么。

想到了“日照香炉生紫烟。”自己竟然还能想起一句诗。




里面的东西是真品,但进不去。

对称之美,在去佛香阁的路上。

就这个feel,倍儿美~



越爬越高~

这个瓦当和滴水,li 明白了吗?




终于快到了。








好陡。










遇到了一个摆拍的歪国美女。




佛香阁里的千手观音。



再次居高临下。


下去了。


就是喜欢这种倾斜之美~







在去十七孔桥的路上。
昆明湖真的好美。

一路上又去别的地方看了下。


看到了长廊。全长728米的古代园林里的奇迹。


巨大的“西兰花”。

慈禧居住的地方。




美丽的牡丹。


昆明湖远处可以遥望佛香阁。


看到了香山。

终于到了十七孔桥。






据说桥上共有544只形态各异的石狮子。










这里光线不错,和妈妈拍张~












下一站原路返回,来到了文昌阁。




院内。











超级大果盘~

好美的景~

太后办公的大殿~


仁寿殿前的大麒麟~


枝条都用架子撑着,多老的树啊~


戏楼。我们去的时候已经闭园,没法看了。

光绪居所。


已经了六点了,腿已折,可还是不想走。来到了知春亭,想再最后看看昆明湖和落日。




有种天涯海角的感觉。








夕阳太美。





想起了许巍的一首歌。
“每当我难过的时候,就独自看一看大海。



下面的画风即将突变,慎点~

纯属觉得好玩儿~


多想就这样静静听着海浪敲打岩石的声音~一切烦恼都会烟消云散~

就写到这儿吧~有一种完成任务的感觉,开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