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没做之前,你觉得一切都不可能。
大一刚入学的时候,我们学校有填写一个志愿“请问你平时早起吗?(8:00之前)”“请问你平时早睡吗?”(12:00之前) 我当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晚睡晚起。
早睡早起?对于一个每天玩手机到2 、3 点,一觉睡到中午的人,这种事情我想都不敢想。
就这样我的大学生活开始了。
第一周军训结束后,终于迎来可以睡懒觉的时候。依照我在家的作息,周六应该睡到下午一点多才是我的生物钟。就这样带着这样的想法在周五凌晨3点进入了梦乡。
早上,被洗漱声吵醒了。看到舍友们都起来了,以为已经过了大半天了,结果拿起手机,才刚刚早上8:30! 心里无数个疑问?难道我填的不是晚睡晚起吗?
我朦胧着眼睛问舍友,你们填写的是什么呀? 舍友说早睡早起阿。三个舍友都是。
天哪,学校故意的吧?
后继的日子里我就在各种的洗漱中强迫我自己睡觉,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会对制造噪音的舍友表示不耐烦。
有人说,你该改改你的作息了,你这样对你的身体也不好。
不存在的,我做不到。
就这样持续自己的生物钟混过了大一上半年,和舍友之间因为作息的差异也产生了一点隔阂。
下半年,谈恋爱了,原本以为是一部浪漫的偶像剧情节,但是没想到就持续了一个月就以“我觉得我自己对你不好,所以我们还是分开吧”这样的荒唐理由被甩了。
心里一万个不甘心,于是就开始嫌弃自己的体型,自己的能力,自己的各个方面。
就在被甩得那一天起,我开始强迫我自己早起,彻底调整我的作息。
谁都知道,志气满满的话谁不会说,满分flag 谁不会立。然而最后坚持下去的真没几个。
曾经看过这么一句话,人最大的痛苦就来自于对现实的无可奈何。
从失恋之后,我关注了一堆励志博主,励志公众号,打卡微博等等。强迫自己每天去刷新他们的内容,只要看到今天谁又6:00多起来了,做了多少事情,我的内心就会为自己12:00多才起来感到羞耻。
我开始跑步,我真的很讨厌跑步。
一开始我夜跑,因为这样不会被晒黑。
但是学校太多的社团活动都持续的很晚,这就导致我很容易放弃跑步。所以我就只能把夜跑调整为晨跑。
满满早课的我,意味着要六点半起来,七点出门跑步才能赶上八点的课程。冬天的时候,天都还没亮,好几次偷懒,躲在被窝里。可是一到晚上我就开始埋怨自己,那种感觉比我早上起不来还难受一百倍。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种感觉,写flag的时候信息满满,成就感爆棚。当你一觉起来半天过去的时候,哭的像个孩子。
早上被六点半的闹钟吵醒,即使心里一万个不愿意起来,但只要回想到了晚上又该为早上睡过去的时间各种哀怨,就还是毅然决然的起来了。
就这样坚持了21天之后我开始变得习惯了,觉得没那么痛苦了。两个21天之后,我的身体开始适应了,3个21一天之后它就成为我无意识的动作了。
就像罗宾斯的决策说的那样,一个好的决策并不会给你带来稍微好的结果,但却能升华你整个决策的过程,过程改变了,或许结果的质量就不一样了。
从小一直有个支教梦,看到学校的西部梦想支教的信息,上面写着每天要晨跑,早起,前期的考核是每天晚上的四公里环校跑。换做是大一的我早就退缩逃跑,并说,不可能的,我永远做不到的。但是那时的我轻轻松松的就报名了,圆了一次支教梦。
大三的暑假,大家都开始进入实习的阶段了。我们学校与厦门一海相隔,我为了来厦门实习又不舍得在厦门租房子,所以只能每天比别人多拿出四个小时的时间坐船来回。
这种事情无论跟谁说起来,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我绝对做不到,你真的是太厉害了。
我问他们,你们尝试过吗?
他们摇摇头。
你没有尝试过为什么你就告诉自己你做不到?就像是曾经的我一样。
只是像早起的这么一个小小的决定,却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人生轨迹和承受能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害怕任何尝试,告诉自己不要在还没做之前就否定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