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謚號為“文烈”的東漢名臣楊賜

謚號為“文烈”的東漢名臣楊賜

作者: 疏柳清歡 | 来源:发表于2019-02-17 09:50 被阅读0次

    楊賜東漢名臣,其祖父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楊震,明代蒋一葵曾說:杨震畏四知,杨秉三不惑,杨赐议论切直,杨彪名震四海,孔融称为"四世清"。可見楊家家風之清正,為人為官之剛直。

    楊賜,少时研习儒学,常隐居教授弟子,后曾任帝師之職,亦歷任武職,官至太尉,曾預言張角起義。謚為“文烈”。

      蔡邕在《太尉楊賜碑》中說道:“漢有國師司空文烈侯楊公,維司徒之孫,太尉公之胤子。皇祖考以懿德胥及聿勤,式建丕休,勳啟《洪範》。公祗服弘業,克丕堂構,小乃不敢不慎,大亦不敢不戒,用罔有擇言失行在於其躬,洎在辟舉,先志載言,罔不攸該,乃自宰臣,以從王事,立功不有,用辭其祿。逮作禦史,允執國憲。納於侍中,在帝左右。爰董武事,王師孔閑。群公以舊德碩儒,道通術明,宜建師保,延入華光,侍宴露寢,敷典誥之精旨,達聖王之聰睿。帝以機密齋栗,常伯劇任,鮮克知臧,以厘其采,命公再作少府,俾率其屬,以熙庶績。天地作險,國家丕承,軍門,式遏寇虐,命公再作光祿,亦總其熊羆之士,不貳心之臣,保義帝家。岩岩大理,惟制民命,命公作廷尉,惟刑之恤,旁施四方,惟明折獄,蔽罪於憲之中。亦惟弎禮陸樂,國之元幹,命公作太常,明德為馨,八音克諧,神人以和,永世豐年。溥天率土,而眾莫外,命公作司空,公惟戢之,翊明其政,時惟休哉。唯天陰騭,下民彝倫,所由順序,命公作司徒,而敬敷伍教,以親佰姓,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時惟休哉。昭孝於辟雍,命公作弎老,帝恭以祗敬,遵有虞於上庠。茫茫大運,垂光烈耀,命公作太尉,璿璣運周,柒精循軌,時惟休哉。帝欲宣力于肆方,公則翼之;辟道或囬,公則弼之,虔恭夙夜,不敢荒寧,用對揚天子,丕顯休命。天子大簡其勳,用授爵賜,封侯于臨晉。功成化洽,景命有傾,(《文選·王儉褚淵碑文》上此貳語。)帝乃震慟,執書以泣,命于左中郎將郭儀作策,賜公驃騎將軍臨晉侯印綬,兼號特進,諡以文烈。 

      周谥法曰: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业曰“烈”。杨赐谥号为“文烈”应该说还是比较恰当地评价了的德行与事功,尤其是“帝乃震恸,执书以泣”更能体现杨赐的先见之明。

相关文章

  • 謚號為“文烈”的東漢名臣楊賜

    楊賜東漢名臣,其祖父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楊震,明代蒋一葵曾說:杨震畏四知,杨秉三不惑,杨赐议论切直,杨彪名震四海...

  • 楊震之死——讀通札記(511)

    讀柏楊白話本《卷五十》,感:1、楊震之死。楊震,字伯起,弘農華陰人,東漢名臣。其好學多才,通曉《尚書》,人稱“關西...

  • 東吳四督——讀通札記(702)

    讀柏楊白話本《卷六十八》,感:1、東吳四督。通覽歷史,俯瞰古今,得人才者,得天下!竊以為是。東漢末年,三國初,人才...

  • 東漢錯金玉蟬

    藏品名稱:東漢錯金玉蟬 此東漢錯金玉蟬為皇室贵族所佩戴 玉蟬,自漢代以來,皆以蟬的羽化比...

  • 《史记》初鉴 六十七

    引:漢王乃封侯公為平國君。匿弗肯複見。曰:“此天下辯士,所居傾國,故號為平國君。”項王已約,乃引兵解而東歸。 南川...

  • 公孫殺賢——讀通札記(430)

    讀柏楊白話本《卷四十三》,感:1、公孫殺賢。公孫述,字子陽,扶風人,西漢末年,清水縣令;東漢初年,成漢帝,不得善終...

  • 大漢四人——讀通札記(464)

    讀柏楊白話本《卷四十六》,感:1、大漢四人。通覽歷史,俯瞰古今,大漢天威,四夷賓服,漢人漢語漢服,千古流傳,國人為...

  • 《史记》初鉴 六十二

    引:漢卒皆南走山,楚又追擊至靈壁東睢水上。漢軍卻,為楚所擠,多殺,漢卒十餘萬人皆入睢水,睢水為之不流⑪。 南川子曰...

  • 記厚樸廣東同學2020年首場大型聚會之珠海橫琴分舵開業籌備場地佈

    很榮幸成為這次厚樸廣東珠海分舵成立的籌備委員會成員之一。我們一行十幾人1.10號从廣東各地趕往珠海橫琴,為11號的...

  • 《史记》初鉴 八十七

    引:【集解】蔡邕曰:“上古天子稱皇,其次稱帝,其次稱王。秦承三王之末,為漢驅除,自以德兼三皇、五帝,故並以為號。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謚號為“文烈”的東漢名臣楊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aw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