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辅 导女儿作业时,帮忙女儿检查周末所做的两张试卷。发现错了好几道本来不应该错的题,都是因为没有认真看题干要求而答错了。
给她指出错误后,她立即就能改正过来。
这个过程中,我越看越气,实在没控制住情绪,把闺女狠狠训了几句。
训完之后,闺女吓得不轻,哭的不停。
等她情绪稳住之后,又让她默写一篇小短文,然后洗漱睡觉。
在闺女哭的过程中,我体会到这次训的有点重了,待闺女洗漱完之后,我又向孩子道了歉,逗她玩了会,才去睡。
但是自己却很难受,为训闺女而自责、而纠结,到现在都快24小时了,自己心里还是不舒服。一直在反思,我是不是对孩子要求太严了,太苛刻了?
闺女现在7岁半,小学一年级下学期。
闺女的主要优缺点如下:
1.主要优点。
身体素质好,从小能吃能喝,运动能力也强。
懂事懂话,知道关心人。
比较聪明,学东西特别快,尤其是在乐器学习上,一点就通。
2.缺点。
缺点其实也是优点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
比如,容易粗心,写作业时经常有一些小的地方出现错误。
接收信号多,爱管事。
昨天我为什么会训孩子?
1.直接原因。
受情绪影响。昨天儿子的眼睛不舒服,眼屎多,吃完晚饭,我就带儿子出去找诊所看看。闺女在家写作业,可能也在惦记着弟弟的事,写作业不专心。等我们一回来,她就跑出来问这问那,让她回屋写作业,结果她故意不关屋门,听着我们在客厅的谈话。所以作业出现不少错误,我气不打一处来,就开训了。
2.深 层因素。
我对女儿的学习和成长有一个基本的规划,即“马拉松计划”。大致考虑为:
小学一年级,在班级内跟着走,不落到最后。
小学二年级,在班级内第 一梯队,也就是说前5名之内。
小学三、四年级,稳定在前三名。
小学五年级,稳居第 一名。
小学六年级,逐步拉大和第 二名的差距,保持绝对优势。
现在小学一年级马上结束了,现在就处于一个转变阶段,所以敲打一下孩子也是近期的一个潜意识吧。但是程度有点重了。
训完孩子的后果
从我来讲。很是愧疚,难受了一整天。
从闺女来讲。今天接到闺女后,闺女说,爸爸你昨天训我,到今天我都很难受,给我好几个同学说了。我今天得了A+,都不想给你说。
下一步的改进措施
1.务必避免德西效应的出现
关于德西效应,有这么一个经典故事: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 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这就是德西效应,将内部动力转化为外部动机。孩子玩耍,对于孩子们来说,本来是内部动力,出于对于玩耍的兴趣才去玩。是对玩耍本身感兴趣。而老人通过奖励,使小孩原本的内部动力,变成了外部动机。他们现在是为了老人的钱而玩耍。那么,当老人减少了她的奖励,孩子们就也不想在他们门口玩了。
这是在孩子教育中必 须注意的。
比如,闺女挺喜欢弹钢琴,不用催自己都会去练习。但是,近期由于爱人刻意的要求孩练,并且承诺练习了多长时间就会答应几个要求或者给予奖励。这弄得闺女似乎不太愿意练琴了。
2.一定要稳住,一以贯之,不可急功近利
定好计划,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即可。近期晚间儿子和女儿学习计划如下:
每天19:00务必到家,
19:00-19:30 晚餐
19:30-20:00 钢琴
20:00-21:00 作业
21:00-21:30 阅读
学习期间不得随意喝水吃东西的!
21:00安排一次喝水吃东西的时间。
儿子每天至少识字6个,阅读绘本1本。
教育孩子真是个大事,朋友们都是怎么做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