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自律越越自由”,Keep的这个slogan说的太好了,可是真他妈太难做到了。
可是现实生活却是这个样子的。
·每天夜晚点不点外卖冲动中击垮减肥的念头。
·在第二天早上要不要自己起床做早饭的念头里睡到八点。
·在告诫自己十二点之前睡觉的心里暗示下看完最新更新的《猎场》。
·在今天又没看书周末的推送怎么写的愧疚里安心刷手机。
好像终于找到了“听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的原因了。
从不会“延迟满足”到生活不能自理
在过了几天无精打采的日子过后,整个人都蔫了起来,我才意识到再这样下去最后可能会死得很难看,无意中接触到“延迟满足”这个还蛮有意思的概念。
熟悉我的人应该都知道,我是一个推崇“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主,“活在当下”被我极力推崇,甚至有些时候“决定活短命的人生”这样的口号都喊的出来了。
那么现在我为什么会推崇“延迟满足”这个概念呢,毕竟他与“活在当下”看起来有些不相符合。
因为有一个词可能比上面那些词更重要一些,“生活质量”。
听起来好像蛮小资的一个词,用人话解释一下意思就是:过得咋样。
我本身不是一个自驱型的人,是需要别人在后面拿鞭子抽才能变得更好的那种人,也就是所谓的拖延症晚期重度患者。
所以当“活在当下”与拖延症晚期重症患者的所有特征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时,你所看到的几乎是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年轻人。
当然不思进取在我这也不是一个贬义词,我们尊重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但是当不思进取的态度影响到生活,让我觉得“生活质量”下降的时候,要不要考虑一下改变?
答案是:当然。
“延迟满足”可以后期培养
想明白原因之后,就要思考如何解决了。
虽然一直不喜欢武志红的那套理论以及他所表达的一些思想,但是他的书的确起到了科普的意义。
为什么《巨婴国》会受到那么多人的欢迎?因为我们都在书里面看到了自己。
而自控力不足是大多数成年人都具备的问题,问题的根源就是“延迟满足”的能力不够,影响这种能力最显著的时期恰恰又是婴幼儿时期。
延迟满足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 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它的发展是个体完成各种任务、 协调人际关系、 成功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
当然延迟满足还有一个最终要的条件就是你曾被满足过,只有在生存、爱和安全的需要被满足后,我们才会有更愉悦的心情和更好的自控能力。
心理学家反映,有的来访者在经过一段长程咨询之后,惊讶地发现,伴随着亲密关系的改善,自己乱吃东西,不知饥饱的习惯不知不觉地也改变了。
我们情感上的匮乏和饥饿,很多时候是通过其他的方式表现出来。
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延迟满足”是可以通过后期培养和修正。自律是纵容之后的心甘情愿,而不是外界施加的枷锁,这个世上浪子回头才是更讨喜的一件事情了。
如何培养“延迟满足”
ABCD法已经被证明可以有效地帮助增强延迟满足的能力,其中A代表行为,B代表现在,C代表未来,D代表改变的策略。
比如,你现在的行为表现是“做事拖延”,好处是可以先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不过未来等待你的都是让你头痛的难题和麻烦。那么改变的策略有哪些呢?
一、与让我们分心的奖赏保持距离。比如在做计划的时候就把困难的工作或者会谈约在前面,或者优先与别人确定这些事务的最后期限,或者把不喜欢的工作都摆在桌面上而把喜欢的工作锁在抽屉里。
二、通过转移注意力让我们不那么被即刻的诱惑所吸引,比如做自己头痛的工作时专注于工作本身就可以减少负面情绪产生的阻抗,或者听一点儿舒缓的音乐。
三、把短期满足带来的长期恶果或者延迟满足带来的好处具体化,比如把自己解决一个困难后能得到的奖励贴在电脑旁。
把意志力花在最重要的地方
一个人的经历是有限的,那么一个人的意志力资源也是有限的,自我控制的失败是因为每一次克服短期利益的诱惑都需要耗费意志力资源。
在A任务中自我控制了,在B任务中就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进行自我控制。
举个栗子,一个人花费了很多意志力在好好学习上,就没有足够的意志力去控制体重、健康饮食。一个人要是花费了很多意志力在减肥上,那就没有足够的意志力抵制“买买买”的冲动。
应该把有限的意志力花在最重要的地方。比如你最重要的目标是好好学习,那就不要把自我控制资源浪费在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上,该吃就吃,该买就买,别浪费意志力。
人的意志力就像肌肉,要多锻炼。
这些东西只是在我意识到拖沓让我生活受到了影响之后,所想的一些问题,查了一些资料,更多的是一些自勉,可能没什么科学依据,不一定对每个人都适用,看的开心就好。
毕竟做人嘛,最重要的是开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