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亮子絮语】往高处去,向细处寻——浅评马玲云老师执教《猫》

【亮子絮语】往高处去,向细处寻——浅评马玲云老师执教《猫》

作者: 亮子说 | 来源:发表于2022-10-30 20:01 被阅读0次

    来自江苏常州的马老师,不仅容貌有着南方人的温婉,在对工作要求上,也有着江苏教育人的一贯品质:善探究,勤研磨,有思想,铸精品。她执教的《猫》一课,从两周前试上到录课出品,这已经是第五遍了,录完后,她还觉得不是很满意,问我还要不要再重新录。

    她和七五班合作的这节课,比第一次我听她在七六班上的,推进明显顺畅自如许多:师生交流,和谐融洽,像是相识已久的老友,手牵着手,不疾不徐、不紧不慢地在郑振铎《猫》的故事里徜徉,漫溯,既往语文核心素养高处去,又在字里行间细处寻,然而,这些孩子,与马老师只是一课之缘。

    初中语文好课堂建设活动,旨在聚焦单元主题,落实核心素养。马老师执教《猫》一文,是为此次集中教研日之示范引领——如何在单篇教学中,聚焦单元主题,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郑振铎的《猫》一文,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命之趣”中的首篇教读课文。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为: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感悟他们所象征的可贵精神;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圈点勾画、做摘录等,继续练习默读技巧;从多方面入手,训练和提高学生概括文章中心的能力。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猫》这一篇文章,算是长文,仅默读完全文就要三分钟,更别说要在一节课内厘清文章结构,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了。可马老师这节课无论是单元主题的聚焦,还是核心素养的落实,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一、变式“识猫”,落实“语言运用”

    在整体把握全文内容的“识猫”环节,马老师把课后“思考探究”第一题的表格变式为做“猫”的自我介绍,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让“语言运用”这个核心素养巧妙落地。让我们明白,原来“核心素养”并非阳春白雪,“语言运用”可以在扎实有效地听说读写训练中得到落实。

    根据2022年版课标表述,语言运用主要包括语料积累、语感建构、语理习得、语言表现等几个部分。语料积累是语言运用的基础,是输入,需要量的积累;语感建构、语理习得离不开具体的语境,一方面,通过语料积累,形成输入型语感,一方面,通过语言表现,形成输出型语感;语理习得是对语感的理性认识,它以隐形的方式影响并提升语感能力;语言表现可以是运用口头语言进行沟通、交流,也可以是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进行书面表达。不管怎样,都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夯实积累,积极创设情景,激发表达欲望,在语言实践中建构语感,习得语理,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说得清楚连贯,讲得简明得体,写得生动形象有创意。

    再看马老师设计的变式“识猫”,不仅给学生设置了语言表现的情景,还搭建了语言建构,语理习得的支架,这对于七年级学生的语言运用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这节课上,在具体语境中进行语言运用的例子,俯拾即是:比如“铎”、“虐”字的读音和书写(尤其是“虐”字的解读,虎字头,爪牙向),纠正“辩诉”的读音;揣摩猫悲楚的“咪呜”里,有怎样的意思要表达;在“一定是猫,一定是猫!”的反复里读出“我”愤怒,30段的两次朗读等等,看似随意,实则精妙,体现了执教老师的教育智慧。

    二、朗读“悟情”,引导“思维发展”

    我一直认为,好课如好文,凤头猪肚豹尾,思路清晰,表达准确,过渡自然,逐层推进,引导学生情感、思维渐入佳境。马老师这节课,环环相扣,由浅入深,从内容感知到朗读共情,再到悟情、移情,结构浑然,加上老师引导语言的恰当使用,使得整节课结构浑然,堪称佳作。

    思维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四个维度之一,诚然需要在具体语言实践活动中培养,但也不能忽视老师的身教示范以及课堂本身对于学生的影响。精妙的教学设计,有序的课堂推进,准确得体的语言表达,其实是老师逻辑思维、创造思维品质的内化外显,在某种程度上,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在“悟情”环节,马老师以“为什么第三只猫的亡失让作者更难过得多?”这一问题驱动,但并没有直接让学生回答。而是宕开一笔,让学生默读15—29小节,用三言两语说一说“芙蓉鸟事件”这则冤案的来龙去脉。随后发现,这“三言两语说一说”也只是过渡,后面的朗读才是正题。

    读30小节,读出“我”的十分难过,读出“我”的良心受伤,读出“我”的妄下断语、暴怒虐待对一只不辩诉、无抵抗的猫造成的伤害——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读22小节,用“一定是猫!”与原文“一定是猫,一定是猫!”对比,体会反复修辞里“愤怒”的程度之深。愤怒之下,是很难做出理性的公正的判断,第三只猫被冤枉,也是一定的了。所以才会有第27段的推断:“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这一段的朗读,马老师圈点出重读的词语:“怒气冲天”“拿起”“追过去”“打”这几个词。

    这些段落,并不适合专门用来指导朗读,但这样有目的的朗读,能让学生与文本共情,进而更好地“悟情”。思维过程是不能直接被看见的,它隐含在语言理解和运用之中。要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就需要在语言实践过程中,尽量展露其背后所隐含的思维过程,而朗读悟情,交流探讨,就是把这种隐含的思维过程通过声音传达出来。

    还有写一写第三只猫“咪呜”的心里话;说一说“如果换做第二只猫,命运会一样吗?”等设置,都是在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让思维能力的发展得到有效落实。

    三、妆点“哲思”,关注“审美创造”

    如果说“悟情”可以用“朗读”来共鸣,那么“哲思”就需要“审读”来突破了。

    “面对第三只猫的亡失,我为什么更难过得多?仅仅是因为我冤枉了它吗?”这是在“悟情”的水到渠成之后,马老师提出的问题,看似和“为什么第三只猫的亡失让作者更难过得多?”有些相似,实际上是引导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进而对生命、人性、社会进行审读。

    朱光潜先生说:“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郑振铎笔下的猫,形象不乏美感,“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可以让“我”“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也是活泼有趣的,“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会扑上去捉”,“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就连那只毛色不好看又很瘦的第三只猫,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也很“安详”。虽然生命的状态不同,但每一个生命都有各自的美好,感受着这样的美好,谁不想化身为“郑家养的”一只猫呢?学生以自己的审美与语言作品中产生美感的元素互相作用,由此浮想联翩,在整体感知课文的交流中获得了审美享受。

    不得不说,马老师此番设问,“点”得巧妙,让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状态美,文字的情感美,不仅如此,课堂板书“妆”得精美,亦让学生领略到了语文的艺术美,思维的理性美。

    这节课的板书,是上课前都画好的“画”:大大的一个空心“人”字,高高在上,持一根实心木棒,指向一只简笔画猫,一行眼泪,满脸委屈。在学生读到30小节时,老师在“人”的一撇一捺下方空白处用红色写下了“妄下断语,暴怒虐待”,在猫的圆形身体内添上了“不辩诉,无抵抗”。再假设“如果换做第二只猫,命运会一样吗?”之后,在木棒的上方,用红色写下了“偏见”。

    都说板书是浓缩的教案,这板书,更是一个学习支架。为后来学生有感性认知上升到了理性思考,由人与猫之间的故事,拓展到了强者对待弱者应有的态度,搭建了很好的学习支架。在马老师的启发下,那根木棒的下方空白处,又补上了“同情弱小、客观公正、勇于自省、悲悯情怀”,这些都是学生审读的要点。

    结课时,马老师设置了片段写作练习:“写一写第三只猫出现在了郑振铎的梦境里,作者会如何说,如何做?”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具体的语言运用情境,从学生的表达来看,创造思维品质得到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也得到了培植与发展。

    这样看来,“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语言文字及作品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语言学习与运用也是培养审美能力和提升审美品位的重要途径。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文化积淀与发展的过程。”(课标语)

    一句话,语文课程核心素养是一种内在品质,必定凝聚在完整的人格中,也是能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惟愿我们都能以马老师的课为例,思考如何往立德树人的高处去,向语言文字的细处寻,做一个语文教育教学实践的行者。

    读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亮子絮语】往高处去,向细处寻——浅评马玲云老师执教《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kctdtx.html